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养鸡的大环境。美国的养鸡场一般规模都比较大,有数据显示存栏在100万只以上的蛋鸡企业有60家,占全美国鸡蛋总产量的87%,集约化程度也比较高。肉鸡品种以白羽肉食鸡为主,一般42天左右就被送上屠宰生产线宰杀,之后进行冷冻等处理后上市。那里的市场上几乎是不卖活鸡的,除非是少数大城市的中国城,迎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会有活鸡卖。不过,这也被当地动物保护组织告过。美国人也已经习惯了买超市的加工后的鸡大腿、鸡胸脯,冰鲜鸡之类的,想想觉得老外也有点可怜,可能吃过现杀散养土鸡的人很少吧!
不过,现在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一些国家,蛋鸡养殖出现一个整体的趋势,那就是逐步停止笼养鸡蛋的销售(变成散养、地面平养或者大笼养殖)。他们认为传统的蛋鸡笼养不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严重损害了“鸡权”!在国外,也许正在掀起一股土鸡散养的热潮。
同样为了保护“鸡权”,国外城市法律规定的在院子里养鸡的条件非常苛刻。比如:鸡舍必须离房产地界至少100英尺(30米),每只鸡“室内面积”平均不能少于2平方英尺(0.2平方米左右),冬天须有取暖设备;不可养公鸡,免得清晨叫声扰民;养鸡前必须征得邻居同意;还也得花时间照顾,打扫鸡舍,保持“环境卫生”,否则会被告虐待动物。
这也难怪很多国外的土鸡都住“别墅”呢,看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有人说,在国外能养土鸡简直是赤裸裸的炫富。能养一群鸡,意味着“我家有后院”;有后院意味着“我家地方大”;不管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还是到处是农场主的乡村,“地方大”意味着“我家有钱”。
的确,有些外国人把鸡当宠物养真得很烧钱,比如硅谷精英们可能会花350美元(2480RMB左右)买一只品种稀缺性的,外表漂亮的,最好还能否下出彩色的鸡蛋,然后为它们建一座2万美元(13.6万RMB左右)的“豪宅”鸡舍,或者为鸡购买一个高科技智能鸡笼,鸡拉粪了也不怕,有鸡用“尿不湿”。平时会给鸡提供合理的饲料,甚至包括有机三文鱼、西瓜和牛排等,如果生病了,还得支付昂贵的兽医账单。
写到这里,小编不得不令人感叹,那些鸡真是幸福哦!
声明:本文为农家营原创并拥有全部版权,禁止其他自媒体或者网络平台转载,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