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创始人爱买不买(从108降到3.2,卖抗肿瘤药不如卖钟薛高)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401
钟薛高创始人爱买不买(从108降到3.2,卖抗肿瘤药不如卖钟薛高)

(来源:昵图网)


来源:趣学术

作者:张瑞


毫不意外,国家第七批集采开标后,“药品就该高价论”又开始霸屏了。经过前几批集采,行业和公众已经接受了常见病的过期专利药降至合理价格,这次轮到抗肿瘤药,很多人又不适应了。更吊诡的是,以往众多患者因为价格贵吃不起专利过期抗肿瘤药的现象被视而不见,一旦过专利期药品价格大幅下跌,就有舆论开始讨伐了,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这其中,仑伐替尼成为一个标的。很多人将降价后肝癌临床一线治疗药物仑伐替尼的药品价格和钟薛高的价格做比较,买一根钟薛高的钱可以买几片仑伐替尼,认为做肿瘤药还不如卖钟薛高。甚至还有一个账号在微信文章里面直接说了这么一段话:


(2020年该药医保谈判成功)2021年3月1日仑伐替尼进入医保,价格为3240元/盒,相当于108元/颗,按照70%的报销比例计算,一盒仑伐替尼只需要自付费972元,患者月治疗费用在2000~3000元。这个价格,应该说是合适的。


看了这段话,只想送给他五个字:何不食肉糜!!!他更不知道,2020年,国家总理曾经披露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他肯定不知道,近日28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在业就职人员中,城镇私营公司月平均工资超过5000元的只有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天津、福建、海南等7个省。


仑伐替尼,过期的专利药


带量采购是降低药价的利器,笔者本人也是带量采购的受益者。家里的老人有高血压,一直在用硝苯地平降压。国家集采后,价格便宜了很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国药硝苯地平,效果良好,一盒30片才5.9元。老人家去医院很麻烦,而我们在异地也不能时刻陪同,但将医生诊断证明上传后,直接在京东大药房下单,131.6元用一年,还能直接送货到家。


钟薛高创始人爱买不买(从108降到3.2,卖抗肿瘤药不如卖钟薛高)


药品和钟薛高不同。抗肿瘤药物是维持个体生命的必要成本,你可以不买钟薛高,但生病了却必须要买药。尤其是肿瘤这类没法自愈的疾病,更是对个体与社会财富积累的长期消耗,所以,无论个人还是社会,我们其实打心底里面都希望花更少的钱维持生命,只有降低为疾病支付的成本,才能更畅快地享用钟薛高。如果药价太贵就会出现看不起病,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情况,高高在上的药品价格,让多少人对药兴叹,又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这时候别说钟薛高了,就连小布丁都是奢侈品。


仍以仑伐替尼为例。按照仑伐替尼的说明书,根据体重不同,其日服用量为2粒或者3粒,当每粒仑伐替尼的价格从108元降为3.2元,意味着医保和患者每年为相应疾病买药钱从78840元到118260元降为2336元至3504元,月均治疗总药费从6480元-9720元,降至192元-288元,降价后的买药钱连降价前的零头都不到。仑伐替尼还是医保目录内药物,医保还会按比例报销,患者自付的费用就更少了。


医保部门只是委托买单方,其实最终还是每个国人买单。所以,仑伐替尼大降价,不仅患者可以少花钱,医保也可以少花钱,省下来的钱可以去做提高民众健康福利的事,让更多人获益,也可以吃得起更多的钟薛高。


让仑伐替尼高价是为支持创新,这个理由更扯。为了扶持创新,国际普遍做法是给予药品专利期,在专利期内,药企可以尽情定高价去收割利润。但专利期一到,就会有大批仿制药上市,它们价格低廉,大大提高了可及性,相应的专利药的销售额就会一落千丈,这在国际上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做专利悬崖。


如辉瑞的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该药品的专利于2011年11月在美国专利到期,随后其仿制药以低价迅速抢占市场,次年,立普妥年报销售收入暴跌59%。从下图看,悬崖一词可谓十分形象。


钟薛高创始人爱买不买(从108降到3.2,卖抗肿瘤药不如卖钟薛高)

图片引自:医药时间公众号《立普妥:一代神药的兴起与陨落》


而仑伐替尼在国内的专利于2021年7月4日到期,早就不是专利药了!!2021年7月20日,正大天晴和先声的国产仿制药就已经上市。本次国家带量采购中,先声药业的仑伐替尼以每粒3.2元的价格第一顺位中选,其他还有6个国产厂家以远低于108元的价格供应市场。


笔者认为,要扶持创新,需要在专利期和鼓励仿制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专利期就是对创新的扶持,目前国际上已经对专利期有了通用期限标准,如果认为此期限标准不足以支持国内的医药创新,那么大家可以讨论专利期限的问题。但在目前标准已定的情况下,专利期过去,就应该是鼓励仿制,提高对患者的可及性,这时候就不应再继续去为过期专利药鼓吹高价了。


高价背后的真相


现在还在为过期专利药鼓吹必须高价,其实是被割韭菜的时间太久了,被其逻辑洗脑了。


一般跨国药企的专利药首先选择在发达国家上市,专利过期后低价仿制药迅速上市,将会使市场销售额和利润率都迅速萎缩,这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药品专利悬崖。那么,怎么继续延长专利期收割利润呢?


跨国药企通用的方法是换个市场,到非发达国家、专利药不是首先上市的市场——对这些市场的通用叫法为新兴市场。被定义为新兴市场的国家有几个特征,首先是非发达国家,即进入工业化时间比较晚,或者进入工业化过程比较慢,仍在发展过程中;其次是,人口体量相对比较大;再次是本国缺少或极少有top50本土创新药企,本土现代化医药工业和现代化医疗服务产业也很不发达。


现代医学和现代医药体系,本质是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其发展必须依托于完整的工业化。由于新兴市场仍处在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缺乏现代化本土医药工业,那么,进入这些市场后,跨国药企可以利用其优势,进行降维打击,过期专利药仍可以继续定高价收割利润,以此实现延长产品专利期的目的。


《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称,一项由西安交通大学在2012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进行的调查称,去年陕西省有49种药品,采购机构以接近1.9倍于国际基准的价格向原始制造商购买专利已经失效的品牌药。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医疗政策研究分析员郑宗美介绍,2012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1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进口药物价格平均是英国的两倍。


专利药的价格更贵。2013年《人民日报》发表的调查文章显示,6种外资专利药在中国香港和内地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中,同样规格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在内地卖24500元,而香港药房最低报价为18500港元 (约合人民币14800元),二者相差近1万元。有跨国药企对此的回应是,关税过高。但在对进口药品关税大量减免后,很多进口药降价并不明显。


而跨国药企要求新兴市场为过期专利药支付高价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创新药需要定高价的那一套,即研发创新需要花费10亿美金、10年和10%的成功率,这虽然是创新药的部分事实——耗资10亿美金的消息最近刚刚被国家医保局打脸,《中国医疗保险》杂志近日援引国际知名学者的研发成果显示,非罕见病药平均研发成本为2.91亿美金,罕见病平均研发成本为1.66亿美金,远低于10亿美金。即使在新兴市场推广的是过期专利药,已经过去高价收割的时候了,但这一理论仍被继续拿过来用,成为过期专利药定高价的理论基础。


所以,跨国药企要求高价,核心不是支持所谓“创新”,而只是其延长专利期,继续收割利润的方法。


跨国药企一定要定高价的推动力,与其说是为支持创新,不如说是为其巨额的、高成本营销推广方式买单。因为即使是过期专利药,跨国药企仍是采用高成本的推广方式,需要支付巨额成本。


虽然跨国药企一直鼓吹药品研发投入,但实际上营销费用上,他们投入更多。下图为2021年财报中,知名跨国药企在研发投入和营销推广费用的对比,从对比来看,每家公司营销费用都远远超过其研发投入,有的甚至是研发投入的2倍。而营销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点击阅读《AZ骗保案,戳穿医药营销的骗局》(点击阅读:AZ骗保案,戳穿医药营销的骗局),在这篇文章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论述,本文就不展开了。


钟薛高创始人爱买不买(从108降到3.2,卖抗肿瘤药不如卖钟薛高)


所以,所谓的定高价为创新,只不过是为过期专利药定高价的“粉饰”。现在看来这种粉饰还是相当成功的,已经深入人心了。


中国要拉低药价,夺回药品定价权,其核心还在于中国医药工业要强大起来。


经过20、30年的发展,国内本土医药工业的生产能力已经建立,且经过一致性评价后,进口药品和国产仿制药站到了同一起跑线。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带量采购政策成了跨国药企“割韭菜”终结者,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常用药的国产仿制药价格成了市场主要供应者,其价格终于回归到理性价格,和国际仿制药价格相当。甚至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其市场份额高于任何一个发达市场,有的药品价格还低于国际市场。


仑伐替尼能降到3.2元,让更多患者能够以比钟薛高还便宜价格购买,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医保局找到了药品市场化、合理定价的方式,也在于国内医药工业的逐渐强大。割韭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被割惯韭菜的心理也该抛弃了。


以前因为市场配置失灵而导致的渠道混乱,医药营销恶性竞争,整个国家被野蛮收割“健康税”的时代行将结束。中国人掌握自己健康定价权的机遇真正到来了,中国医药人与医生们应该更加明白,本轮医改将真正开启中国医疗产业创新与规模发展的“双轮驱动新格局”,谁能抓住机遇,如何抓住机遇,下一篇我们会详细阐述。

标签: 钟薛高创始人爱买不买 钟薛高零售价多少钱一支 钟薛高零售价格 降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