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这段时间,河南,山东等很多北方地区都出现了仔猪腹泻的情况,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疾病和腹泻有点关系,很多养殖户是没有得到重视,它已经成了影响猪场效益的“隐形杀手”——猪回肠炎。
回肠炎是集约化猪场的一种常见病,目前我国对该病尚未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猪回肠炎通常受到气候变化多端、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高、转换饲料、转栏等应激,及抗生素类添加剂使用不当等因素影响,在我们国家,已有30%-50%的猪场发生该病,危害逐渐增大。
急性型回肠炎的症状:
急性回肠炎主要感染:育肥猪、母猪和配种群的后备母猪
主要症状:出血性贫血,血水样下痢,病程稍长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煤焦油样松软粪便,有的猪发生突然死亡。
慢性型回肠炎的症状:
慢性型主要感染:保育猪和8-16周龄生长猪
主要症状:患猪症状轻微,表现为同一猪栏内时不时出现几头腹泻的猪,粪便松软或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样灰色或黄色,内含未完全消化的饲料。病猪消瘦,被毛粗乱,弓背弯腰,有的站立不稳,病程长的皮肤苍白,治疗不及可成为僵猪。
回肠炎最大危害
猪回肠炎造成最大的危害的是亚临床型
多发于6周~20周(因为病菌持续存在,基本整个育肥期都可发病),症状轻微或无明显腹泻,猪采食量虽然正常,但生长速度慢,料肉比不划算,对饲料利用率可降低17%~40%,出栏时间至少延长15-30天严重影响肥猪利润。
特别是在秋季,回肠炎已有抬头趋势,建议养殖朋友做好防范。
更多养殖知识,猪病咨询,饲养管理交流,尽在微信公众平台:zsykj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