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具有体温高、代谢旺盛、无汗腺、羽毛厚不易散热等特点,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热应激。当外界持续高热超过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时,会出现严重的热应激反应,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什么是热应激?
热应激病是指动物受到热应激源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疾病,或适应性综合征。更通俗的讲就是持续的高温超过鸡本身体温调节能力,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全身性反应,临诊特征为沉郁、昏迷、呼吸促迫,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导致动物休克死亡。热应激多发生于气候突然变热的季节或持续高温的时期,如果鸡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就更容易导致热应激的发生。
热应激对肉鸡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热应激通过改变鸡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而导致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效率、产品质量下降。
一般认为,中大肉鸡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4℃,达到26℃时鸡还可以通过喘气的方式让外界空气与呼吸道粘膜接触散热;28℃以上时鸡热应激开始表现明显;高于32℃鸡仅靠张口呼吸已无力排出过多的热量,尤其在高湿条件下,热应激表现得更加严重。
热应激影响肉鸡生长速度及采食量 18-24℃的环境温度对于肉鸡来说是比较舒适的温度,能取得较好的生长速度和较佳的饲料转化率。当环境温度超过26℃时,肉鸡的采食量降低,生长速度开始变慢。
试验证明,环境温度在21-30℃时,每上升l℃,采食量下降1.5%,32-38℃范围内,环境温度每上升1℃,采食量降低4.6%。
热应激影响肉鸡的抗病力 热应激本来对鸡只来说就是一种刺激,而热应激本来来说就有两个层面,一是鸡只自身抵抗力下降;二是造成热应激的环境为寄生虫、病原菌等大量繁殖的良好条件。
热应激时,肉鸡的免疫能力受抑制,鸡体易激发呼吸道病、溃疡性肠炎等,并易遭受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侵袭,对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的易感性增加。
预防热应激的措施
第一,防暑降温。
第二,进行绿化。
第三,鸡舍改造。
第四,降低密度。
第五,调整日粮。
第六,添加药物。
第七,供给饮水。
第八,喂养时间。
第九,疾病防控。
第十,如发病较急,先脱离应激环境,让患畜充分休息,提供充足饮水,水中添加5%碳酸氢钠可救急暂缓病情。
内容摘自:信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