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措施(大道至简让非洲猪瘟的防控回归本质)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363

没有一个猪病会让大家如此关注,从事养猪行业的工作者随便挑出来一个人讲非瘟都会侃侃而谈,对非瘟都有自己的一个看法,接下来听听河南农业大学动物传染病教研室常洪涛博士对非瘟的看法。

疫病防控3大要素:

在当前主流疫情面前,有太多未知因素,但防控思路应依旧严格遵循传染病防控3个基本要素:消灭传染源(隔离、清除等)、切断传播途径(消毒等)和保护易感动物(疫苗等)。

阻断任一环节,新感染不会发生,更不会形成流行

前提:知己知彼

对手未知导致恐惧:知己知彼,否则造成草木皆兵、身心疲惫;

面对疫情持正常心:信心比黄金重要,明白可防、可控不可治;

强化综合防控意识:无事不胆大(麻痹),有事不胆小(断腕)。

2大核心短板--加以利用

慢性疾病:自然状态下传播效率很低,但传播途径复杂多变。

环境中具有极强存活能力,高温、消毒剂却可有效杀灭。

非洲猪瘟措施(大道至简让非洲猪瘟的防控回归本质)

病毒特性引申出的几个重要问题

关于饮水/饲料传播

高度关注饮水污染:通槽,无需过度炒作饲料风险性,饲料真正的风险点:饲料车、剩料匀分、营养(发病率:颗粒料>自配料)。

关于空气传播

急性感染期:可形成高浓度气溶胶,但病毒半衰期仅14-19分钟,短时间即丧失感染性。

研究表明:空气传播半径仅2米,加之猪无法仰视,难以向上传播,不存在通过空气远距离扩散的可能。Ps:重点洗消位置是猪身高以下位置,以上不是重点区域

关于运输/屠宰传播

国外:30-60km/年

国内:>1000km/月

所有车辆均极易被污染:尤其是运猪车(4万辆:200万头/日)可能带毒全国跑

洗消再彻底,恐也难以合格,减少接触才是硬道理:车尾最危险(直接接触)!

关于人员问题

一分天灾,九分人祸(人是最危险因素)

人员不会制造病毒,却是病毒的搬运工(人是防控主体,也是传播载体)

疫情是照妖镜,透视人间百态:群魔乱舞,人心不古(神人、神药、神方案)

关于媒介传播

最大风险:清洁工具-病毒接种器(非漏粪)、猪场无防护剖检(出血性散毒)

精密计算:1ml血液中病毒可致死100万头猪,因此无出血处死、封装运出处置

丹麦:每头猪饲喂20只感染了病毒后处死并匀浆的鏊蝇感染发病。

结论:携带病毒量低且容易失活

事实:人才是病毒传播主要媒介

关于季节性

"病毒怕热,夏季不应感染暴发"的思想应从脑海中抹去但温度升高会迎来防控转机。

俄罗斯:夏季暴发频次高于其他季节借鉴意义不大!

为何总是先攻击母猪

接触频繁:查情、配种、免疫、转舍、接产、护理和卫生等系列操作

饲养方式:定位栏(通槽),活动空间在1.5平方米以内(被动感染)

应激因素:常年高强度繁殖生产、免疫和饲喂霉菌毒素饲料(亚健康)

关于潜伏期(了解并掌握潜伏期于生产中加以利用)

潜伏期:一般为3-19天。

国内:毒株为基因ll型,属于强毒株,潜伏期为3-7天,感染后7天开始出现死亡。

稳定后再坚持检测至少7天(或19天),若无新增病例,表明场内传播暂被切断。

猪接触后是否一定感染?感染后是否一定发病?

非洲猪瘟措施(大道至简让非洲猪瘟的防控回归本质)

Fernando(西班牙动物卫生研究中心主任):长期研究结果是最低感染剂量为104TClD50(国内)

非洲猪瘟的控制历程

非洲猪瘟措施(大道至简让非洲猪瘟的防控回归本质)

消灭传染源(阻断)

扑杀措施:国情不同、目前收效甚微

理论依据:核心传播途径是高度接触

实操可行:俄罗斯大量控制成功案例

阻断措施:是最有效防控措施,不接触无感染

星星之火:由点到面,健康猪面临短期内、反复和高强度感染,暴发难以避免

拔牙式清除更为适合当前猪场未来发展和疫情控制

前提是:对内部管理有信心

关键在:执行力

切断传播途径(消毒)

消毒可最大限度减少环境中病毒载量,使其低于感染阈值,从而阻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物理阻断:

各猪场:要与外界尽可能隔绝

生产线:划分独立操作的管理单元格

定位栏:通槽须改造成单槽(接力式传播)

其他舍:小单元、低密度、实体围栏(塑料薄膜)

场动线:场内、外人、车、猪、物资等运动路线各行其道。

保护易感动物(营养、中药等)

疫苗的国际和国内现状小编在这里不过多提及。

提高非特异性免疫:

病毒特点:感染剂量较小,潜伏期较长,加之神出鬼没

生物安全:做到极致和变态难以保证场内没有病毒存在

坚持提升: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调节,提高猪只非瘟感染阈值(门槛)很有意义!

个人观点:应是当下和未来非瘟防控核心重要措施之一

康复猪启示

客观存在:百年流行史中,存在康复带毒/完全恢复健康猪

国内情况:5-30%高死亡率下健活者,需要加以培植和利用

连云港案例:同舍共存死亡/健活猪,邻舍健活

康复血清:意义不大(ASFV不产生任何有效的中和抗体)

能否留种:母猪需要监测(抗体阳性+病原阴性)

种公猪并非长期带毒或排毒(30天左右)

精液污染的问题:目前没有实验数据证明可以穿过血睾屏障。

关于灾后重建(复养)

成功复产:绝对可能、避免重蹈覆辙

静心复盘:反思原因、全面查漏补缺

全面洗消:【清洗+消毒+干燥】3-5次、至少空栏40天

时间节点:充分接触风险环境0-7-21天,连续动态监测。

干燥是最好的消毒剂。

文章来自常洪涛博士原创

非洲猪瘟措施(大道至简让非洲猪瘟的防控回归本质)

标签: 非洲猪瘟措施 非洲猪瘟病毒防控 非洲猪瘟成功防控要靠? 猪瘟 非洲 防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