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行业素有南温氏、北牧原一说。
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是我国生猪出栏量最大的两家猪企。
温氏养猪,也养鸡,而牧原一心养猪。
1
牧原进击
2000年在河南南阳成立的牧原股份,由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的秦英林先生,和秦英林先生毕业于郑州畜牧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的妻子钱瑛女士创立。
目前,秦英林先生直接、间接合计持有50.70%牧原股份,是牧原的实际控制人。
牧原成立之初从商品猪饲养起步,坚持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自养”模式,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等多环节于一体的国内头部生猪养殖企业。
由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长期较低,直到2018年时,不低于50头生猪规模的大型养殖场占比仅5.38%,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非常大,因此,牧原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进产能扩张战略,尤其是2014年上市之后,牧原生猪产能扩张进一步提速,至2020年时,牧原生猪出栏量达到1811.5万头、国内市占率提升至3.44%,位居行业第一。
2
超越温氏
在2020年之前,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的温氏,一直以数倍于牧原的生猪出栏规模,强势保持着国内生猪市占率第一的优势地位。
直到2020年,长期居行业第二的牧原,才终于以1811.50万头的生猪年出栏量,击败温氏的954.55万头,反超登顶。
牧原在2020年的反超,有必然,也有偶然。
必然来自于牧原常年坚持的积极的生猪产能扩张策略。
2015 – 2020 年,牧原生猪出栏量年复合增速高达 56.67%,而同期温氏增速是 -9.06%。剔除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对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从2015-2018年来看,牧原生猪
出栏量年复合增速达到79.03%,而温氏同期复合增速 13.25%。
牧原持续的产能追击,让牧原与温氏之间的产能差距不断缩小。
偶然则来自于非洲猪瘟疫情凸显的自养模式优势。
随着2018年8月国内首现非洲猪瘟,生猪疫情的蔓延导致了国内生猪、母猪存栏量大降。
正是这场猪瘟,牧原自养模式对养殖过程的掌控优势、对生猪疫病的防控优势得以凸显。
2018-2020年,温氏生猪出栏规模从2229.70万头大降57.19%至954.55万头,而牧原生猪出栏规模从1101.10万头大增64.52%至1811.50万头,顺利实现了对温氏的反超。
3
笑到最后?
“自养”模式能帮牧原守住一哥宝座吗?
牧原的自养模式更完整地说是“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即以自建养殖场、自主饲养为基础,覆盖生猪养殖相关的饲料、种猪选育扩繁、饲养、屠宰加工全产业链,并以较高程度的智能化设备与流程进行管理的经营模式。
饲料方面,牧原自建饲料厂,自主研发和生产“玉米+豆粕”、“小麦+豆粕”等配方饲料,并对不同品种、不同生理阶段生猪建立动态营养模型,根据猪群生猪性能动态调整营养供给。在饲料生产环节,设计了全智能化生产流程,可以做到精准配料、实时灭菌监控、冷却空气三级过滤、成品料散装密闭运输。
育种方面,牧原建立了独有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为种猪供应、生猪产能恢复提供有力支撑。
养殖方面,牧原自建规模化养殖场,研发智能养殖设备并制定智能化养殖流程,实现了猪舍环境无人智能控制、生猪健康自动识别预警、生猪生物安全与工程防疫、智能喂养、饲料质量监控、采食监控、猪群生猪性能监控。
屠宰加工方面,通过2019年出资40%与山东龙大肉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立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进入生猪屠宰环节,至2020年底已设立15家以牧原肉猪为肉源的屠宰子公司,建立了涉及1500余家农批、商超、各类客户的大型销售网络,正式完成了生猪饲养到销售全产业链的布控。
相较“公司+农户”合作为基础的发展模式,牧原的自养模式在品质控制、成本控制、疫病防控等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品控上,标准化管理的大型养殖场与分散的合作农户养殖场之间,哪个更有条件做好全环节管理,想来不必多言。
成本上,近5年牧原股份、温氏生猪养殖业务的平均毛利率分别是36.39%、26.92%,这两家国内最大生猪养殖企业的毛利率差异,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正是智能化养殖与人工化养殖之间的成本差别。
疫病防控上,国内自2018年8月蔓延开的非洲猪瘟疫情考验下,牧原生猪产能平稳过度并最终实现大幅扩张,而“公司+农户”模式的温氏,其生猪产能则受到了严重冲击,这其实就是牧原自养模式在疫病防控能力的优势体现。
当然,自养模式涉及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重资产之下,自养模式的劣势也是牧原难以回避的。
比如说,牧原增加产能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能力要求会很高,尤其是在周期性非常明显的生猪养殖行业,如何规划猪价周期上行期的产能扩建,如何平稳度过猪价周期下行期利润率下滑带来的潜在现金流风险等等,都是牧原的持续考验。
又比如说,在自建饲料厂、养殖场、屠宰场投入运营后,当疫病肆虐导致生猪产能收缩压力大增时,如何应对固定资产折旧对利润率的冲击等等,也是牧原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尽管自养模式有优有劣,但站在当下国民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看,相较依靠农户合作模式的许多生猪养殖企业,以自养为核心的牧原更有条件响应大众对猪肉及猪肉制品的品质、品牌需求。
虽然不能排除国内养猪第一大户交椅上的猪企会有反复,但如果看得更远一些,牧原在抢占消费者心智的产品力优势和长期的扩产战略之下,其在2020年反超温氏登顶可能只是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