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宝典》新牧网 高勇红
中兽药究竟是用来预防,还是能够治疗?又是哪一类组方能够有效?使用中兽药是否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还有很多不明问题困扰业界。此前一直是养户无可奈何尝试,或者企业推广,但一直缺乏学术界的定性,导致“防得住、防不住”的争议此起彼伏...
“屏风行动——非洲猪瘟的中兽药应对策略”专题研讨会
自2018年8月初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已近一年。多省相继报道疫情,全国猪场惊慌失措,紧急清栏卖猪、猪价起伏波动...... 全国各地的养殖户都在寻求对非瘟有效的策略。中兽药作为提高家畜免疫力的常用手段之一,引起行业重视。
2019年4月20-21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分会组织专家,在雄安新区召开了“屏风行动——非洲猪瘟的中兽药应对策略”专题研讨会,更好地发挥中兽药在病毒性疾病防控中的屏风作用,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会议得到了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的特别赞助支持。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及专家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阎汉平研究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名誉理事长秦贞奎研究员,中兽医学分会资深顾问胡元亮教授、胡松华教授、钟秀会教授,中兽医学分会理事长刘钟杰教授,中兽医学分会各副理事长及部分常务理事,京津冀三地生猪产业体系岗位专家代表,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里明和研发部主要成员,以及部分养猪企业代表。
研讨会现场
市场选择了中兽药
养殖终端常年受到病毒疾病困扰,伪狂犬、蓝耳、圆环、支原体甚至非洲猪瘟病毒都具有破坏猪免疫屏障的能力,而中兽药在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效果是化药无法相比的,中医不仅讲究辨证施治,也更擅长“治未病”,这与防重于治、保护易感动物的思路不谋而合。这也是“屏风行动”得名的由来。
“只要是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但凡有些实力的猪场就会考虑使用,”一位经销商提到,有集团猪场曾经采购过清瘟散、防蓝耳类的中兽药来预防非洲猪瘟,但高层内部意见并不统一,没有肯定但也没有否认。 防控非洲猪瘟包括“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三方面,切断传播途径是核心,消灭传染源,现在没人敢说自己做到;那保护易感动物(猪)怎么办?化药对病毒没有效果,疫苗暂未面世,那就只有让猪提高免疫抵抗能力。
目前中兽药多用作保健添加剂,其主要用途是预防发病,但因为预防效果很难数据化评估,人们习惯“如果治疗有用、预防就有用”的标准来选择保健药。但现在治疗非瘟是政策所不允许的,这导致很多药物缺乏肯定性的证据。非洲猪瘟的严峻形势也影响了养殖户的用药心态,判断方法变得简单粗暴:没有发非瘟,就有效;发了,就是效果不好。这导致了一些过度夸大、轻易否定的现象,甚至催生了一批“神药”宣传。
中医有防控瘟热疾病的优势
中药防非瘟能有效吗?不止一个人这样问。但是中药很多方法恰恰是针对传染病总结的。
“非洲猪瘟,按照中医理论,病理在于“瘟”字,瘟即瘟热,指的一般是热性病,传染范围高,死亡率高,是典型的中华民族历史疾病名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副会长阎汉平研究员认为,中医的历史,甚至就是一部千百年的病毒类疾病防控史书。每次人类出现大流行病,中医都出现在第一线。千百年的中医就是顺着传染疾病的脉络发展的,古代实践中,历来都有中医控制家畜繁衍的瘟热疾病记载。
据专家介绍,古代中国在防治“瘟疫”方面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建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六经辨证方法等,总结了很多的临床经验,例如《温病条辨》、《伤寒论》等。不仅如此,中医界在利用中医药防治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炎、“非典”等传染病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正因如此,不少中兽医专家认为,中兽药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一定能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如果说中兽医防治非洲猪瘟,还需要得到学界、兽医界、生产界、主管部门、兽药监察所等等的认同,需要搞明白哪些组方真正有效、哪些配伍能针对症状。”阎汉平解释说,如今中兽药业务反而比以往好做了。养殖户争相打听哪些品牌好用,哪些有效,这其实是养殖户的渴望、民众的期望。但中兽药也不免存在争议,普遍缺少试验大数据支撑,建议广大中兽医工作者深入非洲猪瘟防控第一线,总结出中药防控该病的经验。
“卫气营血辨证”非瘟中兽医证型
中医卫气营血“由表及里”辩证理论
与会专家从“卫气营血辨证”的角度论述了非洲猪瘟的中兽医证型。卫气营血,为诊断学名词。辨证方法之一。用于温病辨证。即以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卫分为表证阶段,应鉴别不同的病因;气分为热盛阶段,应区别热邪是否结聚;如属湿热,则应区分热和湿的轻重;病邪深陷营、血分为伤阴引致内闭或出血的阶段,并须明辨心、肝、肾等脏的病变,由此从病因、阶段、部位、传变及病变程度确立辨证的内容。
会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分会提出了中药预防非洲猪瘟的推荐技术方案。具体方案为:
1、对无疫情地区的猪场,以“扶正固本”为原则,推荐的中兽药使用方案如下:
①玉屏风颗粒(2Kg拌料1吨,每月连用14天);
②芪贞增免颗粒(2Kg拌料1吨,每月连用14天);
③其它扶正固本作用的中兽药。
2、对于处在疫区而无疫情的猪场,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推荐的中兽药使用方案如下:
①玉屏风颗粒+板青颗粒+双黄连可溶性粉(各1Kg拌料1吨,每月连用14天);
②芪贞增免颗粒(1Kg)+板青颗粒(1Kg)+双黄败毒颗粒(1Kg)拌料1吨,每月连用14天;
③黄芪多糖粉(0.8kg)+双黄连可溶性粉(1Kg) 拌料1吨,每月连用14天;
④扶正解毒颗粒(2Kg)拌料1吨,连用7天,每月2次。
其它具有扶正祛邪功能的中兽药。
3、根据非洲猪瘟的表征,分析认为发病初期属寒瘚证,发病后期属血分证。
4、特别提醒:
在使用中兽药预防的同时,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防控非洲猪瘟的要求和措施。
发现疫情的猪场停止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及中兽药。
专家现场热烈讨论
链接:部分专家观点(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名誉理事长秦贞奎研究员
每次病毒疾病爆发,无论是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非典、流感,还是禽类的禽流感,中药在这些疾病肆虐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作用。比如中医组方“白虎汤”曾经有效减轻乙型脑炎的症状。乙型脑炎在暴发时期,急性呈现的也是瘟热症状,有一定借鉴性。正因如此,人们也在探讨以往针对瘟热的组方是否同样对非瘟有效果。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理事长刘钟杰
如今国内还缺乏非瘟防控的成功经验,中兽医的预防非瘟的探讨也才刚刚开始。希望中兽药不要沦为口舌之争,而是即便在没有足够经验的情况下也能为行业做出贡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副会长阎汉平研究员
防非讲究西医、中医的结合瘟,不能陷入”一句话防的住,一句话防不住“的互相争吵。中兽医作为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与财富,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开头,当然也不能妄下结论。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秘书长穆祥
研发了疫苗,恐怕病毒也照样存在。在疫苗为主的局面下,或者等待疫苗的期间,对于养殖户来说,要尽量避免损失。就可能应用到有效果的中兽医学进行预防。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里明
从原则上说,中兽药是否对预防非瘟有效,既不能随意扩大,更不能去否定,而应该积极进取,谨慎对待。非瘟在国内的长期存在基本是不可避免的局面了,养猪场特别期望、行业也呼唤中兽医能有所作为。虽然目前的案例、用药组合、市场印证都还不成熟,但仍希望行业的研发力量能够积极行动。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胡元亮
非瘟,可以用中兽医学理解为瘟热、热毒,其死亡主要是器官大面积出血衰竭,如果在感染早期进行预防性给药,有可能减少发病率。中兽药对非瘟肯定有效,但关键是用什么的使用方法去预防,可以总结在哪个阶段,哪个组方,那种给药方法有效。从保健药考虑,如果治疗有效,那么预防肯定有效,但是这涉及到如何量化效果,这是预防保健药物的评估难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宋晓平
病毒性出血热、传染病不是不能治疗,而且治愈率比较高。但是国家并不提倡治疗,这是经济动物的养殖周期、价值所决定的。中药治疗有效果,但是要取得认可,以及前期、中期、恢复期的治疗经验。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郭世宁
非瘟在猪群之间传播较慢,主要以粪口传播为主,一次传播要10多天的时间。第二方面是发病又很严重。所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尤其是黏膜免疫的屏障作用,非常重要。
浙江大学教授胡松华
中兽药有作为病毒类疾病“屏风”的功能。但中兽药讲究的是辨证,猪没发病就没证,比如牛的隐形乳房炎,发病之后才可以去辨证,但是中兽药用来预防,如何去辨证,只能通过对比发病、不发病的预防效果来对比,难以有大数据支撑。虽然一直有中医有效的说法,但始终给不了解中医理论的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而且国内的猪用中兽药的宣传力度也不大,希望行业以后能充分关注中兽药的发展。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魏彦明
急性非洲猪瘟脏器出血,脾脏肿大,肝脏严重出血根本来不及治疗,但是在和猪的斗争过程中,可能逐渐转化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症状,死亡率也会下降。中医有许多理论,正气从内,扶正祛邪功能,比如玉屏风散、黄芪等。可以考虑将现在许可的药物组成组合拳。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杨英
中兽药预防方案有其积极意义,讲究如何扶正、如何与邪气斗争。扶正,指的的是中药的调理,驱邪,则关系到怎么认识疾病,有无经验和流程。中药好的一面一定有效果,但是当前研发过程中,还满足不了兽医防控非瘟实践的要求。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鄢明华
现在坊间认为复养成功率很低,甚至不出3个月就可能发病。要证明复养成功,就必须成功出栏一批猪来证明。如今复养、新建猪场如今都是在赌博,中兽药的预防效果或许能减少这种赌性,这是一个可探讨的领域,或者说是一种未来的技术储备。
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主办、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承办的“屏风行动——非瘟的中兽药应对策略”,希望通过国内权威专家、行业领袖、企业一线科技人员、养殖企业等业界精英,就行业热切关注的中兽药领域的养殖形势、科技创新、防控方案、产业转型升级等议题进行讲座与探讨,召集全行业规模养殖企业参与中兽医防控非瘟的理论、实践总结,探讨防非组方标准化,让中兽药在病毒性疾病防控的积极一面得以充分发挥。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简介:
参观冀中药业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秉承“绿色自然健康”的品牌主张,引领中国兽药制剂二十年。参与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独立承担国家农业部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我国中兽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起草(2015-2020)中兽药发展规划,是中兽医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公司通过服务养殖终端、大型养殖集团以及经销商渠道,实现了对全国养殖市场的广泛覆盖,95%以上的大型养殖集团均有合作。同时出口至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四十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