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技术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你了解多少,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127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技术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你了解多少,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农牧圈子#

附红细胞体病

1.附红体到底为何物

最早有人认为附红体是一种单细胞原虫,猪附红体病属于寄生虫病;后来人们认为附红体属立克次氏体目乏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

近年来,又有学者认为附红体属于支原体类。就病原体形态而言,附红体无细胞壁,也无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器和鞭毛,是一种原核生物。

附红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抵抗力很低,但耐低温,在5℃时可保存15天,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可存活31天

2.曾红极一时的猪附红细胞体

(1)1936年国内首次发现猪附红体病,随后自然消失,六十年代再次出现。河南省于1984年在焦作首次发现,以后又消失;1999年开始流行,2001年大面积爆发,遍及全国,当时号称全国一片红。

(3)猪附红体病一般为散发,多发生高温高湿的夏季,冬季相对较少。大群爆发常与大风、转群、去势、咬架、高温、换料等强烈应激因素有关。

(4)临床发现圈舍内密布蜘蛛网和墙缝灰尘较厚的老旧养殖场发病率显著上升。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技术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你了解多少,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3.猪附红体病的临床症状

猪感染附红体后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因外观与副猪嗜血杆菌、霉菌毒素蓄积中毒、蓝耳病、慢性非瘟相似,所以,在兽医临床上误诊率极高。

(1)皮肤发红:易与非洲猪瘟相混淆,后者具有体温下降和高死亡率的特征。

(2)皮肤发黄:易与副猪嗜血杆菌相混淆,后者具有体温稽留热和腹式呼吸的特征。

(3)皮肤发白:易与圆环病毒和寄生虫病相混淆,圆环病毒多发于小猪,并有衰竭症状;与寄生虫病区别在于猪群周围土地面、无驱虫史,严重患猪有顾腹尖叫等腹痛症状。

(5)眼窝或肛门黑青:易与蓝耳病相混淆,后者发病率高,并有反复发热的特征。

(6)母猪莫名其妙体温下降:易与慢性非瘟相混淆,后者濒死前体温才下降。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技术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你了解多少,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4.猪附红体病的辨证施治:

(1)患猪发肤发红和毛孔渗血,属发病早期阶段;皮肤发红的实质是动脉性充血,毛孔渗血的实质是血小板数量减少

① 猪附红体病为什么会出现动脉性充血而皮肤发红?

附红体作为致炎因子,会引起神经轴索(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统称为神经轴索)反射,使血管舒张神经兴奋;同时,附红体造成炎症部位释放组织胺、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双重作用使患猪细动脉扩张,致血液流入组织中的量增多而造成皮肤外观发红。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技术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你了解多少,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② 猪附红体病为什么会因为血小板减少而毛孔渗血

前者是因为新生成的血小板约1/3先在脾脏储存,以后慢慢与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附红体引起患猪脾脏肿大,脾脏内储存血小板过道,导致血小板分布异常而使血流内血小板减少;

后者是因为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生成,某些药物(如安乃近)能够干扰DNA的合成,抑制细胞丝状分裂,造成骨髓增生低下和巨核细胞极度减少,进而导致全血细胞(包括血小板) 生成减少,所以,在临床上会见到患猪原本毛孔不渗血,用过退热药物以后,就毛孔渗血了。

③ 发肤发红和毛孔渗血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毛孔渗血虽属于附红体感染后的病理早期阶段,但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因为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下降而出现喘气症状,很容易因为窒息而死亡,治疗价值低于40%,所以,病理上的早期,照样可致命

任何疾病的病理早期治疗要讲究“对症模糊治疗”,不一定非要像搞科研一样弄清病原、药敏试验等,只需常用药物快速缓解症状,体质好的猪可通过自身对抗而痊愈。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技术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你了解多少,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2)患猪皮肤发黄和眼窝黑青,属发病中期阶段;皮肤发黄的实质是黄疸;眼窝黑青的实质是微循环障碍

① 猪附红体病为什么会出现黄疸而皮肤发黄?

黄疸一般由胆红素生成过多(如发生溶血),肝酶功能低下(如病毒性肝炎),肝细胞被破坏(如黄曲霉菌毒素造成肝坏死),肝内胆汁郁积(如结石引起单管阻塞)等引起。

附红体导致患猪体内红细胞崩解,释放出的血红素被微粒体的血红素加氧酶催化,释放出一氧化碳和铁,即形成胆绿素,并被迅速还原为胆红素,从而造成溶血性黄疸,外观黄中透着暗红。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技术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你了解多少,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② 猪附红体病为什么会因为微循环障碍而眼窝黑青?

③皮肤发黄和眼窝黑青的治疗

发病中期阶段,附红体已经大量繁殖,此期仅抑制附红体繁殖已无济于事,已经发育成熟的附红体足以导致患猪病情进一步发展。

所以,此时用药宜增强自身抵抗力,让患猪体内的白细胞去吞噬掉已经发育成熟的附红体。用药首选强力霉素(多西环素)或阿散酸(怀孕猪禁用),相比而言,这类药物虽损害肾脏,但不破坏机体的免疫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发病中期切忌使用使白细胞减少的磺胺类药物,否则,原本患猪还能够多少吃一点饲料,一针磺胺用过,患猪马上绝食,喂啥山珍海味也不会再动嘴。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技术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你了解多少,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任何疾病的病理中期治疗要讲究“对因精准 + 顺势而为”,一方面要分清病因,依据病原特性,有针对性用药;另一方面要兼顾患猪体质及机体损害程度,合理调配用药。

(3)皮肤发白和体温莫名其妙降低,属发病后期阶段;皮肤发白的实质是贫血,体温降低的实质是体内成熟白细胞数量减少。

① 附红体为什么会引起贫血而皮肤发白

附红体大量繁殖,不断造成红细胞破坏,最终导致红细胞破坏的速度大于红细胞生成的速度,而渐进性造成消耗性贫血。

② 附红体为什么会造成白细胞减少而体温下降?

白细胞要吞噬掉浸入机体的附红体,一个白细胞吞噬5~25个病原体后自身也同归于尽。白细胞的加工厂是骨髓,而仓库是脾脏和淋巴结,血流中白细胞被大量消耗,机体第一反应是动用储备库补充白细胞,所以,脾脏、淋巴结开始肿大

但附红体太多,白细胞数量仍然供不应求,淋巴结极度肿大后终于精疲力竭而变为胶样浸润(淋巴结外围一层胶冻样物质),此时,血流中白细胞只减不增。

机体的免疫力实质是白细胞的活力,白细胞越活跃,机体的抗病力就越强;而体温与机体得免疫力成正比,体温每升高1℃,机体免疫力提高5~6倍;相反,体温每下降1℃,机体免疫力就会下降30%。

附红体侵入机体后,耗尽了血流中的白细胞,又耗尽脾脏、淋巴结等储备库里的白细胞以后,机体抵抗力几乎丧失,体温随之偏低或下降。

发病后期阶段,患猪各组织器官已不同程度衰竭,机体抵抗力严重下降,极易继发其他疾病,所以,治疗宜以防止继发和缓解症状为主。

用药首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扶正解毒散等)和繁殖继发感染的药物(如林可大观或替米考星等);发病猪可选用血虫净、吖啶黄等肌注,这类药物毒性较强,只能用于病理后期阶段,若用于病理的早期或中期阶段,有可能造成患猪很快全身黑紫、找有水的地方卧,甚至死亡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技术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你了解多少,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是什么 猪附红细胞体症状与治疗方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