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三牲什么意思 祭祖三牲是什么?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1.0K

您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三牲什么意思。我们精心整理了4个关于三牲什么意思的详细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祭祖三牲是什么?
  2. 三牲指什么?
  3. 什么叫三性酒礼?
  4. 古代三牲是什么?

祭祖三牲是什么?

三牲有大小之分,大三牲指羊、猪和牛,牛代表勤奋,羊代表祥和,猪代表富足,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小三牲指鸡、鸭、鱼。

古代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后世称“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鱼兔野味也用于祭祀,但不属“牺牲”之列。

三牲,有大三牲、小三牲之说。古代帝王祭祀或者大型祭祀都是用猪、牛、羊;也就是所谓的大三牲。普通老百姓一般都用的是小小三牲,小三牲指鸡、鸭、鱼,亦或是猪、鱼、鸡这三样,闽南地区这边是公鸡和猪肉少不了,鱼、鸡可以任选一个。

三牲指什么?

三牲,亦称太牢,是古代祭祀用的供品。

日常供品中的三牲包括三大类:大三牲、中三牲、小三牲。其中大三牲和中三牲都是指带头的动物类,小三牲指没有带头的肉类、蛋类、鱼类。具体包括:

大三牲:猪、牛、羊等,但必须带头。最常见的是生(指没有煮熟的)猪、生牛、生羊,还有就是烤全猪、烤全牛、烤全羊。有的时候怕浪费,人们便用猪头、牛头、羊头作为大三牲。

中三牲:鸡、鸭、鹅、兔、鱼等动物,但必须带头。这也是人们所说的全鸡、全

鸭、全鹅、全兔、全鱼等。

小三牲:没有带头的肉类(如猪肉中的整块五花肉)、鱼类以及蛋类,有的带头的小动物、鱼类也列入小三牲系列。另外,肉类、鱼类制品也是小三牲。如腊肠、鱿鱼干、肉制品。

什么叫三性酒礼?

三牲酒礼: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方式。

中国儒家的礼经记载很多关于祭祀的典制。

礼、中庸:「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郊是祭天,社是祭地。

又礼、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牛羊豕三牲具备是太牢,只有羊豕无牛是少牢。

古来的中国,有国家的天地之祭,宗庙之祭、诸侯之祭、乡里之祭、家庭之祭,祭天地、神明、祖先,所谓祭神如神在、所谓慎终追远,皆为祭祀的观念所作的定义。

唐代用少牢祭祀三皇,即用羊、猪两牲。宋改为用太牢祭祀,即用牛、羊、猪三牲。金、元两代,卦台山伏羲庙以太牢祭祀,明代秦州伏羲庙沿袭用太牢。据《明 代‧礼志》、胡缵宗《太昊庙乐章》所记,祭祀时陈设的祭器有登、刑、笾豆、俎、爵、尊等,分别盛肉类、羹、瓜果菜肴、黍稷稻粱、酒等祭品,另设玉帛等物。

清代太牢、少牢交替使用,改太牢为乌牛、白马、猪等三牲,陈设祭器祭品较前简略。

民国在某些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才三牲俱全,同献的祭品有果品、食物、酒等。

古代三牲是什么?

三牲有大小之分,大三牲指羊、猪和牛,牛代表勤奋,羊代表祥和,猪代表富足,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小三牲指鸡、鸭、鱼。

古代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后世称“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鱼兔野味也用于祭祀,但不属“牺牲”之列。

扫墓三牲什么意思 祭祖三牲是什么?



扩展资料:

1、牛、羊、猪三种牲畜作为祭品叫三牲。祭神时,三种牲畜放在一个食器(牢)中献祭叫“太牢”,不是三牲俱备称“少牢”。后太牢专指牛,少牢专指羊。太牢或三牲是最丰盛的祭品,一般用于祭天地、宗庙等。唐代规定,祭孔子也用太牢。

2、《中国古代礼俗辞典》指出,三牲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牛羊豕。三种齐全叫 “太牢”,用二牲称“少牢”,用一牲称“特”(特,独也)。

3、同样是作为祭品,道家所称的“三牲”,则又别有所指。据宋代陶谷《清异录》卷二《兽》说:道家以獐、鹿、麂为玉署三牲。

以上就是关于三牲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希望这4个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问题,欢迎随时关注我们的网站。

标签: 三牲什么意思 三牲 什么 祭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