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今日江津猪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今日江津猪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受疫情影响,花椒价格持续下降,农民花椒种植还有前景吗?
受疫情影响,花椒价格持续下降,农民花椒种植还有前景吗?
现在,花椒开始採摘上市,今年各个地方的新鲜花椒价格大幅度下降,去年我们这里(贵州)每公斤新鲜花椒是在80元左右,今年一下下降到每公斤30元左右,我们这里新鲜花椒每年都是在60—90元一公斤,每年花椒消费量是非常大的,种植数量也多,但是价格是比较稳定的。今年花椒产量并没有大幅度增产,和平常年份一样,但是价格下降太大,如果请人採摘,卖的钱还不够採摘工资。
由于新冠状病毒肺炎疫病流行,人们的就业少收入少购买能力减小,花椒一般可吃可以不吃,因此购买的人减少,同时,花椒主要用在腌制腊肉、香肠上,猪肉价格昂贵,已经没有多少家庭制作腊肉、香肠了,花椒的用量就大幅度减少,价格自然下降。
花椒是常用的调味品,是必需的,今年价格低是反常现象,农民种植花椒还有前景的,不要认为现在市场上的新鲜花椒价格太低就砍花椒树,不要随风,继续对花椒树木进行正常的管理,明年的价格会恢复正常的价格的,甚至把今年的损失补回来。
我来回答下,以江津九叶青为例,今年干椒二十一斤。六斤生椒出一斤干椒。生椒采摘人工一元到一元二一斤。肥料农药约一块一斤,土地约0.5元一斤,平时管理人工约一块钱一斤。也就是生椒成本至少3.5元一斤,今年生椒收购价2.5元一斤,种不种得出自己看!
无论干生以目前行情不亏没几个!所以种植花椒真没前景!最后来个有图有真象!
现在又到了摘花椒的时候,价格比起往年低了太多!周末跟老妈在家里聊天,听老妈说今年鲜花椒两块多一斤,然后老妈说:今年的花椒不去摘了!
前两年的时候花椒价格高,我记得最好的时候能到了7、8块,那么摘一天能换150块钱左右!
因此,往年老妈摘花椒的兴致很高。
但是唯一的麻烦的就是,连续摘一个多星期下来,两个大拇指的指甲都起来了!
如果今年再按去年的劳动量,一天能换个50块钱就是好的!
因为那些花椒树都是常年不管理的,摘不摘,心理上也不会太过难受!
但是,两块多一斤的价格,对于专业的种植户来说,对未来的花椒种植的前景抱有悲观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凡是农村种养殖的东西,几乎都有价格波动的时候,比如近两年的猪价,再比如鸡蛋!而且,今年的疫情是全球性质的,不管哪个行业都很疲软!
市场经济时代,但凡是商品,价格肯定会随行就市的产生波动!
尤其这场新冠疫情的发生,让很多行业尤其出口的部分都受到了波及!
像花椒,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调味品,从去年年底但今年春天,尤其餐饮行业都受到了限制,大部分花椒都成了库存!
库存一多,势必影响价格!
而且,国际市场上,因为这场疫情,花椒每年正常出口的部分都被压了下来!
国内国外对花椒消费的疲软,价格低很正常!
像南方现在的暴雨,云南的蝗灾,农业就是这么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无法预料的事情,还是平常心对待!
种植花椒的前景问题,总的来说还是不错,因为这几年很多部门加大了对于花椒价值的深度开发!
我们这里很多人家里都有花椒,不过都是属于山荒地里种的,平时也不剪枝、不施肥喷药的做各种管理,因为不是主业!
这一些基本都是村民自留或者最终到了饭店当成佐料!
像在一些大的产区。比如有着“中国花椒之乡”美誉的重庆江津,6月初有政府各部门牵头成立了中国重庆花椒产业研发中心,未来将在花椒的“食用、药用、养生、生态旅游”四方面深度开发!
随着人们健康和养生意识的高涨,花椒为主原料的一系列产品应该会有很多受众!
个人以为,种植花椒前景还可以!以上仅供参考!
受疫情影响,今年花椒价格持续下降,卖不上好价钱。据题主说原来花椒70元一斤,今年50元一斤。摘椒成本价30元,已经无利可图了。
花椒的用途很广,餐饮行业,家庭日用,都少不了它。今年餐饮不景气,需用量下降,花椒卖不上好价钱。这只是暂时的现象。慢慢的会好转的。
今后相信发展有广阔的空间。可以继续经营,市场还是需要的。不要灰心,要相信会有前景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种植花椒也是如此。振作精神,前途还是以前光明的!
谢谢邀请!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花椒价格开始下降,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多地区大面积载植种植,任何农产品当供大于求时都是白菜价,或者烂在地里,,,今年就是个例子,随着全国各地近年来栽植的花椒树逐年大挂果,花椒这项农产业价格处与下坡状态,前景不得乐观!农产品想卖好价,就要动脑子,分析市场,就要错时,就要反季,就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当然花椒适生区,优生区的椒农,只要品种优,市场反馈好的花椒还可扩种,因为回头客多多,因为是真正的原生原味原质好货不愁没市场,不愁没销路!农民朋友万不敢盲目栽,跟风栽,到时吃亏的还是咱自己!所谓的猪快养猪,羊快养羊一哄上,咱就得不尝识了,不亏本就万事大吉了!
进入九月后猪价不断下跌,下跌的幅度是多大,什么原因导致的?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九月份的猪价下跌了,但是我们胶东这里好像并没有感觉出来啊,我吃饭是无肉不欢的,每顿饭缺了肉就好像少点什么,吃不下饭。今年的猪肉价格上涨,刚开始没有试出来,后来慢慢感觉花的钱就有点多了,媳妇也说我吃肉花的钱越来越多。
我是在农村,平时买肉主要是在集市上,前天刚在集上卖的肉,价格是21元一斤,买了两斤多肉就花了50多元,要是在平时,这些肉也就是30元左右,本来还想买点猪头肉的,最后看着这价格就没再买。
再往前几天,猪肉价格涨得太厉害,我媳妇说我喜欢吃肉,这个价格一直涨,不如去市里的生鲜批发市场看看能不能便宜些,一次多买点回来放冰箱,结果去看了看也是一样不便宜,最后看到海鲜很便宜,索性买了一些海鲜回家。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说猪肉价格没有下降,不过涨得也没那么厉害了,价格很平稳,但是一斤猪肉20多元也确实是很高了,这种情况估计也持续不了很长时间的。
猪肉的价格上涨这么多,对市场上各种商品都是有影响的,国家对着一方面肯定会有所调控,储备肉以及进口肉都能够缓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状况。实在不行,咱就不吃猪肉,改吃别的,现在很多人都该吃别的了,人多了市场价格肯定也受影响,相信很快就会有所回落的。
我是农夫七哥,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正。每天农技分享,欢迎点赞、转发、关注!
进入九月后猪价不断下跌,下跌的幅度是多大,什么原因导致的?进入9月之后,生猪价格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尤其是北方地区生猪价格一度出现了4连跌,部分地区跌破了13元,跌幅最大的甚至跌破了12元的价格,但是南方地区一直保持稳定上涨的状态,尤其是华南地区,最高价已经达到了16.5元,而西南地区生猪价格一直稳如泰山,没有明显的变化。下图为9月8日生猪价格,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来整体已经止跌回涨了,尤其是东北、华北等北方地区再次全面飘红。
导致9月初生猪价格下跌的原因,目前共有几个说法:
1、进口肉、储备肉等冻肉的冲击
网上呼声最高的就是进口肉和储备肉对生猪价格的冲击,其实对于这个观点笔者是不太同意的,因为虽然有关部门加大了进口猪肉的力度,而且最近几个月进口猪肉总量也到了十几万吨,甚至每个月都在增加,但是进口猪肉占我国猪肉消费总量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而且国际上可供出口的猪肉总量并不大,所以进口肉对生猪价格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再就是储备肉,虽然为了缓和猪肉供应压力,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投放储备肉,但是储备肉的总量也就50万吨左右,一次投放一两千吨,只能说是缓解了部分地区的猪肉需求压力,指望其控制生殖价格也无疑是痴人说梦。
这个观点笔者是比较赞同的,其实很好理解,现在不管大小屠企手里都有数量不小的库存冻肉等待出手,马上就要中秋节了,屠企是希望借助中秋利好猪肉消费走高这个机会,让猪肉价格上涨来增加利润的,所以虽然9月初生猪价格下跌了,但是猪肉价格确实不断在上涨。另一方面,屠企还需要增加采购量来再一次填补库存,就借着这次放出库存猪肉供应有所缓和的机会强行压价,造成猪价恐慌刺激养殖户卖猪,而屠企可以低价收猪填补库存,对于屠企来说算是两方面一起赚钱。
3、生猪供应得到缓和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说生猪供应得到缓和,理由是年后东北、华北等发生非洲猪瘟比较早的地区复养的养殖户比较多,而年后复养的仔猪现在正是出栏的时间,使得生猪供应得到了缓和,虽然北方地区确实有一些养殖户复养了,但是受复养技术的影响复养成功的猪场并不多,另外即使生猪出栏量相比7、8月份有所增加,但是相比正常量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这并不是导致生猪就爱个下跌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屠企在后面捣鬼。
进入9月份,市场猪价从9月3日开始出现几天连续的下跌,到9月6日基本完成调整过程,猪价由27.28元/公斤回落到目前的27.15元,平均下跌了0.13元/公斤,当然各地情况差异较大,有的跌的多的如内蒙等地,一斤跌了5、6毛钱,而有的如广东、福建等不但没跌,还有所上涨。
首先,说一下本次猪价回调的特点:一是回调时间较短,猪价从9月1日开始,有下跌省份,但整体是上涨的,只是在9月3日才表现为跌多涨少的局面,整个过回调的过程仅仅经历了4天时间,猪价从9月7日开始,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走势。二是本次回调“北弱南强”走势明显,东北、华北、华中等地下跌的省份比较多,而华南、西南等地仍维持涨势。三是本次回调总体上比较温和,下调的幅度不大,或者说只是象征性的回调,雨过地皮湿而已,给人一种不得不调一下的感觉。截止5月8日,猪价13个省份上涨,湖北一个省下跌,尤其是东北地区全线上涨比较抢眼。
第二,谈一下本次猪价下调的原因。关于这个问题市场众说不一,但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三个原因:一个是肉价虚高,消费量下降,主要就是8月份猪价、肉价上涨过快,尤其猪肉价格20多元一斤的地方很多,还有些地方超过30元一斤,有的地方排骨40元一斤,居民购买量下降,导致猪价回落。二是进口的猪肉、猪杂碎、鸡肉等大幅增加,仅7月份猪肉进口量就高达18.2万吨,同比增长106.67%。三是由于中秋和国庆双节临近,国家和地方向市场冷冻猪肉,目前广西、四川等多地已经启动,缓解了生猪供给不足的问题。
第三,最后谈一下未来几个月的猪价行情走势。从当下情况看,市场生猪存量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再加上接下来,九、十月份有中秋和国庆,11月份之后有元旦和春节,正是猪肉消费旺季,所以猪价仍有上涨的动能,但是受肉价虚高的市场自身调节,以及相关部门及各省市区启动猪价波动稳控预案,猪价会有上涨,但空间有限。
根据上面的分析,预计年内生猪价格有可能在每斤15元这个价位上止步,出现过于离谱的上涨可能性不大。希望大家合现安排生产,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文/三农广讯)
进入9月后猪价不断下跌,下跌的幅度是多大,什么原因导致的?由于8月份整月生猪价格,受非洲猪瘟、猪周期和农村生猪禁养三大原因,造成长周期性生猪市场供给量不足,出现供给与需求失衡,发生供求矛盾,形成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严重地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严重地影响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要进行人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猪肉市场的供给,稳定猪肉市场的价格,恢复猪肉上涨对消费者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保障消费者切身利益。
因此,进入9月份,经过多方共同努力,①各地采取多举齐施,鼓励和支持农村养猪户大力发展生猪养殖。9月28日全面取消从2016年开始的农村不合情理的生猪禁养规定,大力支持和鼓励养猪户恢复生猪养殖,恢复生猪产能。并且向各地农村非洲猪瘟疫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补贴,消除疫病带来的严重影响,激发广大受灾养猪户养猪的热情和积极性。9月3日开始加大向农村养猪户养猪补贴和保险以及信贷融资等等力度。在多举措施的作用下,农村非疫区养猪户惜售心理消除,持续形成一股不可小视的生猪上市量,大大缓解了市场供给压力。②各地依据实际情况,向市场投放大批量的储备猪肉,和源源不断的进口猪肉,填补了猪肉市场供给量的巨大缺口,缓解了猪肉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关系,化解了供求矛盾,促使猪肉供大于求,满足了猪肉市场需要。因为,这次造成生猪和猪肉市场供给量的缺口非常巨大,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方法产生的作用效果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进行9月份来,生猪和猪肉价格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并不是很大。这也说明多方共同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毕竟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力量的。
总之,这次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的下跌,是在多方共同努力的作用,采取鼓励支持的养猪优惠措施和方法,帮助各地农村非洲猪瘟疫病区域快速恢复疫后重新和复养,鼓励和支持非疫区养殖户快速补栏增养扩养生猪,快速向市场出售生猪,并且全面进行宏观调控,增加各地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和源源不断地投放进口猪肉,大大地有效地填充了生猪和猪肉市场供给量的巨大缺口,平抑了市场猪肉价格,保障猪肉市场供给,稳定猪肉市场价格。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今天已经是九月八日星期四农历的八月初十,也就是说今天是“白露”是二十五节气当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同时也是秋季当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过得真快白露之后的五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团佳节”了,但是这一次的中秋节的商品价格都会有所上涨,尤其是猪肉以及鸡蛋的价格。
但是最近看到消息说是猪肉价格在进入九月份以后有下跌的趋势,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猪肉价格都在下跌,比如在沿海的地区像“河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区域,其猪肉价格依然还是在上涨,而且上涨的途径要比在内地还要高,也就是说现在沿海地区的猪肉价格平均已经突破30元每斤。
我再说说我们北方的猪肉的价格,首先我是北方农村的在我们那里猪肉价格在没有涨价的时候普遍都是5元到10元一斤,可是现在涨价以后猪肉的价格基本上都是翻了三倍,比如瘦肉要28.9元一斤,小排要27.8元一斤从这两种肉就可以看出我们当地的肉价依然在上涨并没有下跌。
但是如果说猪肉下跌的区域也是有的,但是其下跌的幅度并不大,一般下跌幅度基本上都在1.5元左右,之所以这些地区会出现下跌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地对于猪肉的补贴,还有一方面就是当地的生猪部分暂时性出栏调控猪肉市场的价格。
所以猪肉才会有下跌的趋势,但是像这样的现象我个人认为这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猪肉价格在经历一点下跌之后还是会继续涨价,毕竟现在离过年的时间是越来越近了,因此猪肉价格包括其他的商品价格在这阶段时间都会有所上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今日江津猪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今日江津猪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