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跟一个新手养殖户小哥聊天的时候,他问我,能不能用凉开水稀释疫苗,小编严肃的告诉他:不可以!做疫苗是一个很严谨的事情……
我们往往只看到疫病造成猪只死亡带来的损失,却总是忽略了受疫病影响所增加的成本和自己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纰漏。例如猪瘟,一个养猪人再熟悉不过的疫病,当前人们普遍不重视这个疫病,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根深蒂固的一个观念就是:只要猪没死,问题就不大!
在这里,小编要纠正一下:不是只有死猪才是损失,虽然随着疫苗质量的提升,猪瘟防控起来比以往容易多了。但如今仍有许多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场发生了猪瘟,并以由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所致的非典型(温和型)猪瘟比较多见。
这种非典型猪瘟--弱仔多、产房下痢多、母猪采食量下降,奶水变差、育肥猪后期生长速度慢、猪群均匀度差等,但很少造成猪只急性死亡,临床症状不典型,死猪剖检病变也不明显。
今天暂且不说非典型猪瘟带来的损失,我们先说说大多数人对疫苗方面的认知。
养猪人对疫苗必须具备的认识
在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最终减少或终止某些疫苗的接种才是我们的理想目标。疫苗接种,我们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不能把疫苗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必须彻底改变用疫苗来治疗疾病的做法。需要重申的是:做疫苗过多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
疫苗接种的总体原则
疫苗接种的总体原则是: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次数宜少不宜多;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宜长不宜短;在养猪业中,最佳的免疫当属风土驯化,并且绝大多数的病原微生物是可以风土驯化的。在充分理解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之后,驯化的思想必须贯穿于整个养殖环节的始终。
疫苗接种所引起的正常的副反应
疫苗接种的副反应极少见,且大多是轻微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般反应:是由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一般不会造成生理和功能的障碍。接种后24小时内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个别伴有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一般反应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持续1~2天可自行消退。
异常反应:是动物在接种后发生的与疫苗接种有一定联系、达到需要诊治程度的综合征。这类反应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发现并进行对症治疗和抢救,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猪场疫苗怎么做
抛开疫苗质量问题不谈,笔者认为猪场的疫苗应该这样操作:
猪瘟:必做。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是自繁自养的猪场使用脾淋苗,在21和56日龄按照说明书注射,外购猪育肥使用4~6头份细胞苗。这样做的原因据说是认为脾淋苗因为存在多种免疫增强因子,产生的抗体滴度高,整齐度好但是缺点是应激反应大,外购猪使用易于诱发疾病爆发。
伪狂犬:必做,4个月普免1次。最好使用基因缺失苗,坚持自繁自养2年以上,基本上可以净化猪场。伪狂犬疫苗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做的最好的疫苗,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各个厂家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支原体疫苗:必做,支原体肺炎是危害猪场最大的疾病,饲料消耗率过高,选择国产活疫苗效果更明显,自繁自养猪场按说明书做。
圆环病毒:必做,猪圆环病毒病是全球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也是长期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三大疫病之一 。
口蹄疫:必做,时间在10和4月份,间隔15或者30天做2次。政府免费疫苗效果就不错。
乙脑苗:种猪每年阳历4月必做,9月可选择使用。
细小病毒:头胎母猪后备期必做。
蓝耳选做:关于这个疫苗,争议比较大。笔者认为,如果预防种猪的繁殖障碍可以考虑做,但是如果考虑预防高热病的话,做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许多养猪专业户只是外购仔猪育肥,没有自己的种猪。这样的猪场可以这样做:过夏肥猪只做猪瘟或者猪瘟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过冬肥猪:猪瘟、伪狂犬、口蹄疫。
注意事项
1、必须在猪群健康的情况下才可以免疫注射,不能够确定是否健康的猪,为了防止呼吸系统综合症对免疫系统和免疫效果的影响,最好能够饲料加药净化后再予以免疫注射。
2、关于疫苗的同时注射:
副反应小的如气喘病、萎鼻、圆环、伪狂犬可同时分点注射。
死苗也可以同时分点注射。
副反应大的禁止同用,间隔最少一周。
举例如下:猪瘟和口蹄疫同时使用相互没有影响。口蹄疫和蓝耳病灭活苗同时使用有协同作用。但是,三者绝对不可以同时使用。一般先打猪瘟,7天后,口蹄疫和蓝耳病灭活苗分点注射。
3、消除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在做疫苗前后3~7天饲料或者饮水里边必须加多种维生素。必须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做疫苗,夏天在早晚做,冬季在中午做疫苗。
4、必须1圈猪1个针头,千万不能1个针头打到底,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