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科院与北海市农科所合作项目大棚哈密瓜的蜜蜂授粉技术
1 大棚哈密瓜的蜜蜂授粉技术
1.1 授粉蜂群的准备
哈密瓜授粉前一个月,从养蜂场站等购买授粉蜂群,每个授粉蜂群的蜂箱内应配置有一个蜂王、3脾足蜂(约6000只蜂)。
1.2 蜂箱的配置
需要进行蜜蜂授粉的哈密瓜大棚,按每600 m 2 配置一个标准授粉蜂群(3脾蜂/箱群)来放置蜂箱。放置蜂箱时,单个大棚放置1个群蜂,连栋大棚可放置2群或2群以上的蜜蜂,一般在授粉前2~3 d把蜂箱安放到大棚内。为了预防和减少因大棚温度过高时蜜蜂为逃离大棚而碰撞棚膜死亡的现象发生,在蜂箱侧面各开一个巢门,并把蜂箱直放在大棚边,使巢门一个向棚内、一个向棚外,上午授粉时间打开向棚内的巢门、关闭向棚外的巢门;中午后大部分蜜蜂返回蜂箱时关闭向棚内的巢门,打开向棚外的巢门。
1.3 授粉蜂箱的管理
大棚放入蜂群前应对哈蜜瓜病虫害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必要时采取适当的病虫害防控措施,随后保持良好的通风,待大棚内的有害气体散去后放入蜂群。蜂群宜选择傍晚时放入大棚,次日天亮前打开巢门,让蜜蜂试飞、排泄,适应环境,同时补喂花粉和糖浆,刺激蜂王产卵,提高授粉蜜蜂的积极性。
在将要进行蜜蜂授粉的前期,除需要加强蜂群的日常管理外,同时必须做到在哈密瓜开花前不能使用敌敌畏、乐果等残留期较长的农药;在进行哈密瓜蜜蜂授粉的期间,要避免使用吡虫啉、毒死蜱等毒性较强的杀虫剂,如果必须施药,应尽量选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农药,并把蜂箱搬移到大棚外,待药味散尽后才把蜂箱搬回大棚。
2 应用效果
2.1 提高坐果率
由于蜜蜂每次携带的花粉量多而且能在哈密瓜雌花的柱头反复均匀地进行授粉,授粉比较细致且反复进行多次,经几年的观察,使用蜜蜂授粉的平均坐果率超过98%,而人工辅助授粉几乎都是只授粉一次而且容易受人为操作因素、授粉时有露水或花粉已失去活力等因素的影响,授粉比较粗糙,平均坐果率要比蜜蜂授粉低5%以上。
2.2 减少畸形瓜
多年来观察调查的数据表明:由于蜜蜂授粉细致而均匀的优势,利用蜜蜂进行授粉的大棚哈密瓜,其畸形瓜比人工辅助授粉的要低,且瓜的完整度好;而人工授粉的,其畸形瓜率在8%以上。
2.3 瓜基本一致成熟
大棚哈密瓜利用蜜蜂授粉的,因坐果率高和畸形瓜少,可以实现在相邻的一两个节位上留瓜,因此能达到基本一致成熟;而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时,受坐果率和畸形瓜原因的影响,留瓜的节位有时会相差3~5节,往往无法实现基本一致成熟。
2.4 提高产量和品质
大棚哈密瓜利用蜜蜂授粉时,由于蜜蜂的重复多次和专一性的授粉,在保证授粉效果、提高坐果率和减少畸形瓜的同时,会刺激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向果实运输,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发育,从而促进提高产量和品质。试验初步观察的结果表明,大棚哈密瓜生产利用蜜蜂授粉时,具有提高产量和糖度的作用,比人工授粉提高产量5%以上,糖度提高0.2°~1°。
2.5 节约生产成本
大棚哈密瓜蜜蜂授粉与人工授粉的成本投入见表1。由表1可知,如果购买的授粉蜜蜂群在一季授粉结束后,即使一个蜜蜂也不剩,其667 m 2 成本投入约是人工授粉的60%;若授粉季结束后,每箱授粉蜜蜂群还有一半存活下来,则存活下来的蜜蜂通过培育又可重新形成一个授粉蜂群,成本会更低。
表1 大棚哈密瓜蜜蜂授粉与人工授粉的667 m 2 成本比较
2.6 促进蜂产业传统生产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由于蜜蜂给农作物授粉具有良好的效果,使世界各国日益重视蜜蜂授粉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一些设施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荷兰、美国、意大利、以色列等,蜜蜂授粉技术应用都比较广泛;同样我国对蜜蜂授粉技术也在不断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随着其推广应用面积的扩大,不仅改变了蜂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也促进了蜂产业与现代设施农业的有机结合,为蜂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收入来源拓展了一条新的途径。
综上所述,在大棚哈密瓜栽培上应用蜜蜂授粉,显示了其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但比人工辅助授粉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节本增效;而且能达到提高坐果率、有利于实现哈密瓜基本一致成熟等目的,同时有利于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是实现大棚哈密瓜绿色生产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生产者的不断认识和应用,蜜蜂授粉将会在大棚哈密瓜和其它大棚瓜菜生产上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