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预防疾病的有哪些药(三伏天要重点预防的5种猪病,最怕的是它们混合感染)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222

对猪场来说,每个季节需要预防的疾病种类是不同的。进入三伏天以后,不光人感觉浑身冒汗,猪场里的猪群健康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给大家讲解三伏特殊的天气条件对猪的影响,以及高温下猪场容易暴发的5种疾病,往往都是突然暴发,来不及治疗已经死亡。

三伏天高温对猪的影响

三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高,这样的环境对养猪来说不是好事,主要有三个原因:

  • 第一是猪身体的散热机制较弱,对高温很敏感;
  • 第二是热应激条件下,某些条件致病菌会趁虚而入;
  • 第三是高湿度更利于病菌的繁殖,加大猪发病的几率。
猪预防疾病的有哪些药(三伏天要重点预防的5种猪病,最怕的是它们混合感染)

以下5种猪病,是在三伏天猪最容易感染的,还请大家一定要预防为主!

热应激

热应激是夏季养猪一定要注意的问题,它是保证猪健康的前提条件。

前面说了,猪身体的散热机很弱,虽然浑身是毛,但汗腺不发达,脂肪又厚,通过排汗来散热的机制远远不如人身体,所以温度稍微高点,猪就感觉很不舒服,张口呼吸。

猪最适宜的温度是21℃左右,温度超过30℃时,猪很容易热应激而中暑。

猪场环境是一个小生态,里面潜伏着大量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当猪机体受热应激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有害菌就会侵入。

比如链球菌,它在猪场里长期存在,称为“条件致病菌”,当某些猪的抵抗力下降,身体里的有益菌和有害菌不能保持动态平衡,有害菌占据上风,猪就发病了。

所以说,热应激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热应激条件下的混合感染!

猪热应激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热应激会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呼吸与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用手触摸皮肤有发烫的感觉,严重的出现四肢抽搐、划水状,几分钟就会死亡。

►慢性的热应激会导致母猪卵巢机能下降,发情不稳,受胎率下降,死胎率升高;还会导致公猪采精量下降,活力不好。

很多散养户的猪场设备没有那么齐全,没有水帘和风机,但是也要想办法降低猪舍温度:

  • 给猪舍用水冲洗,不仅能降温,还有清洁的作用,但该方法会让猪舍中湿度过大,所以仅仅适合育肥猪舍用。
  • 在猪舍中加装带有转向功能的风扇,也能让猪感觉凉爽,如果温度实在过高没有别的办法,母猪产房和公猪舍中可以采用空调。这不是玩笑话,很多猪场已经采用。
猪预防疾病的有哪些药(三伏天要重点预防的5种猪病,最怕的是它们混合感染)

  • 除此之外,可在饲料中加入抗应激产品,如辣椒提取物,有助于提高猪群应对环境变化的抗应激能力及免疫力。

如果猪发生中暑的发热、喘气症状,迅速将猪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用凉水浇头,在耳尖放血100-200毫升,有镇定作用,然后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300毫升左右,间隔5小时再注射一次。

蓝耳病

大家估计也有所感觉,在夏季高热类的病比其他季节发病率要高,往往被定义为“高热混感”,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病因就是蓝耳病。

蓝耳病刚传入国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的毒力已经逐渐下降,导致很多养猪人不再重视,由于蓝耳病毒容易变异特性,就没有给猪做疫苗。

现在很多的大小都有蓝耳病的隐性感染,平时没有发病,但不要忘记了蓝耳病有免疫抑制的特性。

当环境恶劣猪抵抗力下降的时候,非常容易继发感染链球菌、支原体等疾病,这时候就形成了“高热混感”,死亡率更高,治疗很困难。

猪预防疾病的有哪些药(三伏天要重点预防的5种猪病,最怕的是它们混合感染)

针对蓝耳病有2种措施,仅供参考:

第一是注射蓝耳疫苗。

但是必须要根据本地区流行的蓝耳毒株类型来选择蓝耳苗,这样才能防病的效果;

第三种就是增免疫类饲料添加剂,提高猪群抗病能力,例如辣椒提取物等。不过这种途径作用都是慢性的,需要长期坚持使用,才能有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养殖户一定擦亮眼睛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饲料添加剂。

弓形体病

此病属于血液原虫病,虽然传播途径和其他病一样有很多,但主要在夏季高发,原因是蚊虫通过血液传播严重。

猪感染弓形体之后,主要症状是发热、身体发红发紫、腹式呼吸。

  • 病猪突然废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稽留热7-10天;
  • 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或犬式呼吸;
  • 常出现便秘,粪便呈粒状,外附一层黏液;
  • 发病中后期的猪,耳部、鼻端、四肢、腹部等部位出现紫红斑或有小出血点。
  • 患病后期,往往是因为呼吸困难、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
猪预防疾病的有哪些药(三伏天要重点预防的5种猪病,最怕的是它们混合感染)

弓形体目前有效的药物只有磺胺类药物,病猪首次可按照正常剂量的2-3倍量注射,间隔12个小时再按照正常剂量注射,早发现早治疗,可收到不错的效果。

全群拌料磺胺类药物,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磺胺类药物时注意选择复方磺胺类药,复方磺胺在磺胺的基础上增加了甲氧苄啶,有很大的增效作用,比单方磺胺效果好几倍。

附红体

每年的8-9月份,总有很多养猪人发现自己的母猪繁殖力下降,配种困难,可是又找不到原因,那就很可能是这个病在作怪。附红体是在猪场普遍存在的一个血液原虫病,和弓形体一样,夏季发病更多的原因也是蚊虫传播。

不同年龄段的猪感染附红体之后,症状差别很大:

哺乳仔猪感染后很严重,全身皮肤潮红,精神沉郁,哺乳减少或废食,急性死亡。

保育猪和肥猪感染后,严重的体温升高到39.5-42℃,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颤抖、喜卧,粪便干燥如算盘株样,前胸、腹部、四肢内侧有皮肤红紫的现象,指压不褪色。

猪预防疾病的有哪些药(三伏天要重点预防的5种猪病,最怕的是它们混合感染)

慢性的感染表现为:

尿液呈黄色,大便干燥,表面可能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血液,皮肤因贫血而苍白,生长缓慢。

此病感染最多的是母猪,长期感染,黏膜苍白、黄疸,有时体温有略微的升高,一般不超过41℃。母猪多数是慢性感染,所以养猪人往往不重视,等母猪出现繁殖问题或发热时,才能察觉到。

防治血虫病,养猪人普遍用的是血虫净(三氮脒、贝尼尔)和四环素类(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等),效果都很好。有经验的养猪人会在蚊虫繁殖的季节,给母猪用两次上面的药物,来净化猪体内的附红体。

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虽然在猪场内很常见,但是链球菌种类很多,肺炎链球菌和败血型链球菌在每年的5-11月份最高发。

链球菌是个典型的“条件致病菌”,最怕的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此时治疗难度大大增加。“高热混感”中,链球菌就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败血型链球菌主要症状为:个别猪突然死亡,大多数猪体温升高至41℃以上,眼结膜潮红,常伴有浆液性鼻漏和呼吸困难,后肢皮下呈现紫红色斑块。

猪肺炎型链球菌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呼吸道症状。

猪预防疾病的有哪些药(三伏天要重点预防的5种猪病,最怕的是它们混合感染)

虽然链球菌病很常见,大家也有自己治疗的方法,例如阿莫西林、头孢、林可大观霉素等。

但是大群用药时需要注意用敏感的药物,有些时间较长的猪场链球菌对某些药物已经不敏感,耐药性较高,这时要注意更换药物,有必要时可对自家猪场做药敏试验,这样能选择最敏感的药物来治疗。

更多实用分享每日分享,欢迎关注本号哦~另外,产品相关咨询欢迎私信~

标签: 猪预防疾病的有哪些药 预防猪生病 猪病如何预防 种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