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大蒜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247

大蒜病毒病病原

大蒜病毒病是大蒜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其病原主要以马铃薯Y病毒属和香石竹潜隐病毒属的病毒为主, 常见的病原有洋葱黄矮病毒(OYDV)、韭葱黄条纹病毒(LYSV)、大蒜潜隐病毒(GLV)以及青葱X病毒(Allexivirus) 等。

田间发病症状

大蒜病毒病的病原单独侵染大蒜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多种病毒复合侵染会导致叶片出现黄色条纹、扭曲开裂,叶尖干枯、萎缩,植株生长矮小,蒜薹出现黄色斑块、黄化,严重时蒜果明显变小僵硬。大蒜病毒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蒜薹的产量和质量,制约了大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农民的收入。

近日,我国华北某地大蒜主产区出现了大片的大蒜病害暴发现象,主要症状为叶尖黄化、干枯,蒜薹出现坏死斑。经过镜检未发现引发真菌和细菌的病原,为此推测该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病。


大蒜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大蒜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大蒜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大蒜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大蒜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大蒜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大蒜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大蒜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大蒜病毒病田间症状

病毒传播与检测

大蒜病毒病田间主要是通过昆虫进行传播,如蚜虫、蓟马、粉虱等,也可通过汁液进行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种蒜进行传播。

检测方法。1、田间症状初步诊断,也即目测法。大蒜病毒病一般表现出的症状为植株矮化、叶片褪绿、黄化、卷曲、出现黄斑条斑等;2、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RT-PCR检测、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等;3、血清学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ELISA)检测及免疫胶体金技术等;4、电子显微镜检测,主要为电镜负染、电镜超薄切片和免疫电镜检测法。

通过RT-PCR检测方法,对该大蒜主产区的大蒜病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大蒜潜隐病毒、葱黄条病毒和青葱X病毒复合侵染。


大蒜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大蒜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大蒜病毒病RT-PCR检测

防治措施

1、脱毒处理。采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法可对大蒜进行有效脱毒,还可增加产量、提高大蒜的商业价值。

2、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培育幼苗增强抵抗力;苗期增施钾肥;及时清除病株及田间杂草,降低传播介体的数量,减少病害传播;注重轮作换茬。

3、害虫预防与防治。大蒜种植前,田间撒施5%吡虫啉颗粒剂(省力宝)1500-2000g/亩,可以有效降低虫害的发生;当虫害发生后,对大蒜植株喷施 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20 mL/亩,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能有效防治蚜虫、蓟马等传播媒介,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标签: 大蒜病毒病的发病原因 大蒜病毒用什么药 大蒜病毒病用什么药最好 大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