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躺卧时间对奶牛来说再重要不过了,他不仅关乎动物福利和健康,也与产奶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奶牛每多躺卧1小时,就可以多产约1.7kg牛奶。
然而,纵观整个泌乳期,奶牛的躺卧时间随着泌乳天数(DIM)的延长,有着怎样的动态变化呢,让我们走进文章看一看。

躺卧时间和活动量作为奶牛健康和福利的衡量标准在行业中越来越流行。正是这些内容驱使了欧洲学者建立了躺卧时间随泌乳天数变化的函数图。

躺卧时间曲线根据传统的泌乳曲线绘制而成,以显示在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躺卧时间行为的变化规律。用来绘制图表的数据来源于丹麦的4家牧场的53653天的数据,泌乳牛存栏366头,每日挤奶2次。
奶牛在产犊后的躺卧时间最少,该项研究发现躺卧时间最少的时期出现在DIM 33天时,该时期平均躺卧时间为10.5小时/天。相反地,躺卧时间最多的时期出现在DIM 265天时,该时期平均躺卧时间为12.4小时/天。
研究人员预测,躺卧时间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站立时间的变化来调节,而非行走时间的变化,即站立时间长则躺卧时间短。他们认为,为高产所需的采食时间要求和乳房内的不适感是导致泌乳早期躺卧时间较少的主要因素。
此外,研究人员还绘制了步态频率和运动指数(肢蹄活动量),发现这两个衡量指标与躺卧时间具有相似的曲线,步态频率和运动指数在产犊后也呈现最低状态。
正如模型所描绘的,躺卧时间、步态频率和运动指数曲线几乎与泌乳曲线相反。对于围产期奶牛,这可能会对健康、动物福利,甚至是产后的产奶量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