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妈妈端上桌的鸡肉多了起来,不用问,那一定是猪肉价涨了。
这阵子,经常买菜的市民发现,猪肉价格上涨,基本上一天一个价了。
“猪肉难道又要回归20多元一斤了吗?”
按道理,往年夏季,随着气温升高,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肉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今年,猪肉价格却不降反涨。
7月12日,大庆市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监测数据显示,猪肉平均价格18.21元/斤,周环比上涨4.42%,月环比上涨47.09%,同比上涨27.97%。
鸡肉买得多了 主妇悄悄换菜谱
最近,猪肉价格高居热搜。
有网友调侃,“二师兄”的身价已经超过“师父”了。
作为重要的民生商品,每次猪肉价格波动都会引起老百姓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菜市场、超市发现,当前虽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但与前期相比,市场上猪肉价格不降反升,普通五花肉的价格为16元/斤、精肉18元/斤、排骨22元/斤。而品牌猪肉的价格更贵。在九佰街团购的某品牌猪肉,大骨棒18.25元/斤,梅花肉20.75元/斤,五花肉20元/斤。
在广源市场,一位肉铺老板告诉记者:“6月以来,生猪价格开始上涨;进入7月后,价格上涨更加明显,现在已经涨到13元/斤了。毛猪涨,猪肉价格自然跟着涨。五花肉、前槽、排骨、瘦肉都在涨价。肉贵了,买肉的人就少了。”老板说,以前他们一天能卖出200多斤猪肉,现在只能卖100来斤。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让经常在家做饭的李女士不得不更换了家里的菜谱:“家里人就爱吃肉,以前每天不是红烧肉就是烤肉。最近,猪肉价格上涨得太快了,烤肉用的梅花肉已经涨到17元/斤了,只能换菜谱,增加鸡肉了。”
7月12日,大庆市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监测数据显示,当日4种猪肉价格平均18.21元/斤,周环比上涨4.42%,月环比上涨47.09%,同比上涨27.97%。
其中,精瘦肉平均价格18.92元/斤,周环比上涨6.17%,月环比上涨39.94%,同比上涨23.50%;
前槽平均价格17.70元/斤,周环比上涨5.99%,月环比上涨58.89%,同比上涨36.79%;
后鞧平均价格17.70元/斤,周环比上涨5.99%,月环比上涨50.77%,同比上涨36.79%;
腰盘平均价格18.52元/斤,只有腰盘的周环比没有上涨,但是,月环比上涨41.16%,同比上涨17.81%。
多方因素推动 猪肉价格反弹
猪肉价格的涨落始终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最近猪肉价格出现了超预期的上涨,各地媒体也纷纷将关注点转到了此轮猪肉行情。那么,这猪肉价格上涨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生猪价格从南到北均明显上升。猪价上行既有周期性回暖的基础支撑,又包含情绪性猪价抬升的炒作,再有就是俄乌局势、进口减少等因素的影响。
周期性回暖。去年以来产能去化成果逐步显现,能繁母猪去化的累计效应导致生猪供给量减少。从能繁母猪变化来看,2021年7月能繁母猪出现首次环比下降,理论上对应10个月后生猪供应出现边际下降,本轮猪价上涨始于4月中旬,与前期能繁母猪产能的调减节奏基本吻合。
情绪性抬升。本次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上涨,与部分养殖企业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因素有关。压栏惜售直接导致了整个市场供应不足,在需求保持相对刚性的情况之下,猪肉价格自然快速提升,这也是当前猪肉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
进口量趋减。今年以来海外通胀影响进口猪肉性价比,整体进口量不高。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1-5月我国进口猪肉68万吨,同比减少65.3%。
受俄乌局势影响,大豆、玉米价格接连上涨,创历史新高,所以饲料成本高涨也推动了猪价的上涨。
或将继续震荡 上涨空间有限
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市高校的部分专家。
综合专家们的分析,后市来看,7月份生猪价格或将继续高位震荡,但上涨空间有限。
分析认为,短期来看,生猪市场还有可能会延续上涨势头,短期内猪肉价格波动偏强的趋势或将持续,但二次育肥猪源及6月份压栏猪源或陆续流入市场,将增加7-8月份的生猪可供应数量,给后市猪价形成一定压力;加之消费市场跟进不畅,屠宰场亏损增加,一定程度上减弱猪价上行幅度;同时,天气炎热叠加学校放假,7-8月份仍是猪肉消费淡季,需求暂无明显利好提振,难以支撑猪价出现6月份上涨幅度,猪价上涨空间有限。而且,随着养殖端出栏计划增多,猪肉价格出现一定幅度回调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猪价快速上涨受到官方高度关注。
7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行业协会、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会议研究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出台了多项举措稳定猪价。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大型养殖企业带头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适重育肥生猪,不盲目压栏,提醒企业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得串通涨价。7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又连发两则消息:国家发改委正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联合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等工作。
专家分析,随着官方调控措施的介入,市场看涨情绪减弱,随着生猪出栏增加,猪价的非理性上涨情况有所缓解。
“发改委召开保供稳价专题会议对猪价平稳和社会民生有重大意义。从历史经验来看,生猪价格主要由市场供需决定,由于中央储备冻肉规模整体较少且分批投放,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利于价格更健康上涨,长期影响很小。”专家表示,短期来看,主要起到政策导向和短期调节作用,稳定养殖者情绪,采取理性稳健的发展措施。长期来看,下半年生猪供需关系持续改善趋势不变,猪价在短期的调整震荡后,下半年猪价总体将处于合理区间,养殖盈利处于正常水平。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戴小民
标签: 猪肉价格再创新高 猪肉价格“跌跌不休” 猪肉价格反弹了吗 猪肉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