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12日讯 今年以来,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牢固树立“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体系优势,坚持网格化、智能化、法治化管理并行,精准精细抓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管理提质增效。
细化网格 提升治安动态掌控力
“邓警官,我是美团小余,最近送外卖的时候我发现城区商会大厦某办公室配送大量外卖,房内年轻人聚集,桌面布满电脑和手机,很符合你之前宣传的诈骗窝点特征。”5月29日,三元分局城关派出所民警邓涛接到线索后,立即向该楼幢物业了解情况,发现该办公室人员深居简出,通过查看用电情况发现,该办公室夜间用电量异常。
结合前期调查情况,邓涛与综合指挥室共同研判发现该团伙系多为刚来明外地年轻男女,与诈骗窝点招聘外地人员从事诈骗特征高度相似,并与三元刑侦大队对接。根据前期掌握情况,6月1日,城关派出所联合刑侦大队成功捣毁该电信网络诈骗窝点,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
“利用外卖小哥、物业等人熟地熟情况清,广泛收集可疑信息,及时核实。”这是三元分局建立完善网格化社区警务管理体系,细化压实网格化管理责任,提高流动人口动态化掌控能力的生动实践。
“我们依托‘明心通’市域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平台已有网格微信群组为基座,搭建了许多阵地联络群,推动并实现社区民警进圈入群全覆盖,提升组格建群的精准度,切实形成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邓涛告诉记者,目前,平台涉及的2490个微信群已全部实现社区民警进驻。
三元分局通过建立完善信息备案、居住管理、防范宣传、便民服务等长效机制,定期发布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反诈宣防、安全防范等信息,受理、解决群众咨询求助、自主申报等,持续优化服务效能,切实增强辖区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社会参与度。今年以来,分局各派出所依托网格微信群累计发布反诈宣防等各类信息4万余条,解决群众咨询求助560余次。
科技赋能 建立全域管控“智慧防线”
如何针辖区不同主体精准有效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三元公安分局通过科技化手段运用,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进行智能化采集,力争实现“信息登记全覆盖、预警核查更及时”。
“辖区的高校每年都会新招学生入校,为了达到及时高效、动态采集、全量录入的效果,我们通过开通信息采录账号的办法协助学校做好新招录师生的信息采集。”列东派出所所长吴海木介绍道,通过科技平台搭建,通过智能化汇聚流口数据,同步实现了民警人工上门采集向智慧采集转变,再有效压实学校流口管理主体责任的同时,也能让民警抽出更多精力投入打防管控和反诈宣防等各项工作。截至目前,该校约14000名流动人员已全部登记入库管理。
“我们在优化线上采录渠道上下足功夫,除了持续推动‘标准地址二维码门牌’‘e三明’等APP采集应用之外,我们分局的治安部门则为人员流动性大的用工企业、场所、学校开通相关APP账号,明确专人负责,认真做好人员信息动态更新,提升数据信息采集的鲜活性。”三元分局治安大队民警黄晓燕如是说。
除此之外,三元公安分局推进智慧安防建设,强化常态化信息研判,有效发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中枢大脑作用,全面整合警情、案情、场所管理等信息资源,每日开展研判分析,准确筛选出漏登人员信息并推送社区或属地派出所,及时落地核查,采集补录房屋和人员信息。2023年以来,分局各派出所累计发现并推动登记流动人口560余名。
宣教入心 融合治理点亮平安未来
5月6日,三元分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行动,2个月过去,成效初显。
民警进圈入群、进村入户开展制度宣传,压实业主监管责任;引导辖区群众网上自主申报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面提升流动人口满意度;整合警情、寄递、就学、就业等数据,对比核实,做到应采尽采,对数据采集中发现有作案嫌疑或者列为网上在逃人员的,及时开展线索收集、转递查证等由人到案管控,确保辖区平安稳定。
“我们将法律法规宣传与专项行动紧密结合,使之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徐碧派出所副所长林玮介绍道,为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自住申报意识,提升管理效能,三元分局依托物业、保安、网格员等力量优势,协助开展上门走访工作,拓宽与流动人员面对面交谈沟通的渠道,消除流动人员的抵触情绪,争取理解支持,有效改变“入户难、见面难、采集难”的境况。
为平衡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加强融合治理,三元分局坚持常态开展联合执法,定期会同住建、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出租房屋,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落实责任整改,努力把各种风险隐患化解在小、清除在早。对未按规定如实申报相关人员信息且拒不配合的,依法予以处罚。
5月以来,三元分局累计查处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相关案件48起,新增登记流动人口2.2万余人,新增登记出租房屋2420户,参与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839起。
(本报记者 吴静云 通讯员 尤盛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