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曾说过:经营者的思维方式决定企业的高度!
身为经营者,你的远见、格局,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
就像一个农夫种植了一片果园。
你也和别人一样起早贪黑、除草施肥,但果实成熟时,别人家的又大、又红、又甜,可以买上高价,而你的果树结的果子又小、又不甜,无人问津。
问题的到底出在哪里?
作为果园的主人、企业的掌舵者,你要关注的不是表面而是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
你所忽视,正是别人成功的关键
在今天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让顾客、员工和经营者幸福,还能让企业稳健发展基业长青。
作为企业的领袖,不仅要重视“硬体”(技法)的打造,更要重视“软体”(心法)的建设,让组织具备强大的“心体”力量,才能发挥真正的能量,帮助我们从根基处进行认知的转化:
1. 厘清经营者核心角色;
2. 掌握成功经营者必须具备的思维格局;
3. 打造自立型人财队伍的经营策略;
4. 从经营者、组织、经营理念和工作使命四者上构建幸福经营系统。
1. 厘清经营者核心角色;
2. 掌握成功经营者必须具备的思维格局;
3. 从经营者、组织、经营理念和工作使命四个方面构建成功幸福的经营系统;
4. 打造自立型人财队伍的经营策略。
六大经营认知误区,往往一招毙命
然而,我们在经营中常常面临踩在坑里却不自知的局面,若在错误的方向带领组织做加速疾驰,只会让企业更快的失控。
误区1:
经营就是讲究技法,不断完善制度与规则?
不,只讲规则和技法的企业,只会让员工逐渐丧失工作的热情与动力。经营还要有心法的导入。
经营大体分为两类——看得见的经营和看不见的经营。
利润、营业额、店家数、市占率、技法、方法等都是看得见的经营。而热情、当责力、向心力、士气、至诚、团队力等都属于看不见的经营。
这里就涉及到了“技法”和“心法”的概念。技法是传统意义上的制度和技术的导入,而心法则是想法和态度的导入,心法带动技法的导入,两者结合,两个轮子才能同时转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误区2:
失败乃成功之母?
不。不知道失败的原因,企业只会迷失自己,让努力成为泡影。没有做的就叫不知道,没有成果的就叫没有做,没有总结的就叫没有知。
这就是“知、行、果”的含义,知道成功的方法或失败的原因往往比成功和失败本身更为重要。
误区3:
顾客是上帝?
不。只把顾客当上帝,企业便难以掌控再来客率。对于经营者来说,顾客才是真正的老板。
传统组织的做法是金字塔形的管理,以上对下的模式让员工只会揣摩上意,遵命行事,视顾客为敝屣。这里,员工的讨好对象是老板。
而理想的运营组织则成了倒金字塔,顾客才是“支付薪水的人”,顾客才是一家餐饮企业的老板。
经营者需要做到带领组织对焦顾客,有了这样的视角转变,员工才能全心全意“讨好”发薪资的顾客了。
误区4:
商品标价,就是价值的体现?
不。只关注物价的企业,企业的服务无法做到真正走心。物价,智价,心价,三者交集才为商价。
商品真正的价值是由物价、智价、心价共同组成,如:餐品(物价)、求婚桌(智价)、甜蜜回忆、父爱(心价)….我们会发现,世界上的东西本无意义,因为有人,物品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误区5:
有能力的才是人财?
不。只看能力的公司,潜力往往都很有限。能力只是人财的一部分,敢于挑战才最重要。
人财其实分为五等,并分别对应燃烧五级:
一个有活力的企业,一定是现场伙伴们创造的,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与培育第二种人财,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
那么,我们是否愿意毫无保留地培养人财,并时刻关注在动的人?
如果大多人都动起来了,其他人也就动起来了,人财汇集,便能如永动机般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不断创造价值与财富。
误区6:
工作使命只是一句空头话?
不。只把使命当句话,企业力量将会出现不足的现象。我们要时刻为自己的工作赋能。
比如扫地的人是否可以觉得,自己在收集顾客遗留下来的记忆碎片?
收银员觉得,自己在创造顾客的幸福一刻?
工作使命让员工时刻思考:我最想为顾客做的贡献是什么,提供的用餐体验是怎样、分享的价值是什么,以此将个人能力转化为集体能力,让组织有共同发力的工作聚焦。
工作有聚焦,企业就有力量,集中力量一点突破,才能获得共同胜利。
我要成为一名成功的经营者
以上经营者的坑,你踩了吗?
那是因为你还不具备一个科学的经营思维格局。
为什么说经营者要搭建科学的经营思维格局?
因为,在提升自己的思维格局后,我们会自发地从战略对焦、顾客、商业价值、使命、人财等维度,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并不断完善经营理念与工作使命,从而推动经营。
汉源东方副董事长、汉源餐饮商学院企业文化首席专家王永濬老师的《经营心法》课程,将以知识理念递进的形式,展开全面、细致的讲解,通过3天的时间,帮助我们建立强大而繁盛的组织、建立成功的有幸福的经营系统,让我们成为受人尊敬、令人感动的经营者。
王永濬老师,汉源东方副董事长、汉源餐饮商学院企业文化首席专家、亚太APRA核心创办人、原中国好餐厅CEO,现中国餐饮·幸福力大会CEO/总策划拥有丰富的餐饮行业经验,通过自身对“心法”的深入研究和大量企业实践,精炼了一套具有实战意义的经营心法体系,帮助经营者实现成功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