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是管理阶段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保育猪的健康状态及增重情况,是育肥阶段的保证,那么保育阶段需做好哪些管理呢?
一、保育仔猪的生理特性
1、生长发育快
保育猪断奶后,处在一个生长发育快速、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对营养的需求量极大。因此,需要供给保育猪营养丰富的饲料,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2、消化功能不完善
保育猪处在刚断奶的时期,还没有完全适应食用饲料,消化器官的发育不完善,消化能力差。如果保育猪的饲料出现问题,极易引起腹泻等疾病,影响保育猪的身体健康。
3、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保育猪在断奶后,开始进行单独的生活,离开了母猪的保护,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猪舍一旦出现的气温低、湿度大、消毒不彻底等环境变化,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影响保育猪正常的生理活动。
保育猪
二、饲养管理要点
1、保育舍的准备
保育猪在转移猪舍前,要切底清扫猪舍,用水冲洗干净,将猪舍内的水分晾干。猪舍完全干燥后用,用两种及以上的消毒液进行消毒,消灭传染源,切断猪病传播途径。
2、过度期
仔猪在断奶前,要完成一些常见疫苗的注射,在原猪舍停留3-5天后再转入保育舍,有利于防止发生断奶应激和其他应激叠加,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3、做好分群
保育猪进入猪舍时,要按体重大小分群,每栏以20-25头为宜,饲养密度不能太大,要保证每头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让保育猪健康成长。
4、保持猪舍环境
良好的猪舍环境有助于保育猪的健康成长。要定期清扫保育猪舍的卫生,定期通风换气,保证空气质量,控制好猪舍内的湿度和温度,促进保育猪的健康成长。
5、饲喂方式
保育猪刚转移猪舍后的一段时间内,要少食多餐,逐步过度饲料。在猪的保育后期,可以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使保育猪采食足够的饲料,充分发挥生长速度快的优势。
6、免疫保健工作
及时做好各种猪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定期进行驱虫,减少各种猪病的发生风险,保持猪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