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日照时数较短,通风与保温存在矛盾,如果饲养管理跟不上,极易导致产蛋量下降。要想在冬春季节使蛋鸡稳产高产,可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生产实践表明:13~23°C是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产蛋率和蛋壳质量。冬季天气寒冷,气温较低,特别是北方,夜间室外温度大都在0°C以下,因此要做好冬季鸡舍的防寒保温工作,采取措施提高鸡舍温度。要封堵好鸡舍北面的门窗,以防贼风侵入。可用玻璃、塑料薄膜封堵南面的门窗,以利于保暖和采光。
2、调整饲料配方
进入冬季,如不调整饲料配方,易引起产蛋量下降,或造成饲料浪费。要适时调整饲料营养成分,以适应因温度降低而引起鸡体所需营养的变化。适当增加能量饲料降低蛋白含量,可增加玉米的比例或添加一定比例的油脂;另外要供应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供应油脂钙源,保证蛋鸡产蛋的稳定性。
3、尽可能供应充足的温水
水是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饮水不足,就会降低饲料报酬,导致产蛋量下降。冬季要坚持饮温水,以利于保持机体体温,有利于产蛋保持稳定性。
4、保证足够的光照时间
蛋鸡正常产蛋每天需要14-16小时的光照,冬季的自然光照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如果单靠自然光照就会造成产蛋量不高。因此,冬季要进行人工补照。补照灯泡赢在60W以内,光照强度以3-5W/㎡为宜,灯距地面2m左右,灯距3m,使鸡舍内各处光照均匀。
5、保证舍内通风换气良好
通风换气可起到排污、调节舍内温湿度的作用,特别是在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通风换气对鸡产蛋潜力的挖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冬季气候多变,气温较低,母鸡的产蛋率容易忽高忽低,在保温的前提下,要把鸡舍的空气条件姐好,可在温度较高的上午11点至下午2点进行通风,注意通风口要错开,以防穿堂风。
6、加强蛋鸡场的疫病防治
冬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发病季节,产蛋鸡一旦发病,产蛋量和产蛋率会大大下降。因此要结合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合理适用的免疫程序。蛋鸡场一般进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和禽流感的免疫。执行免疫程序时,要注意疫苗的选择、保存和接种方式。粪便和病死鸡是传播疫病的不良因子,死鸡应做到深埋或无害化处理,靠近鸡舍的地方绝不要堆放鸡粪。做好日常卫生和定期消毒工作,注意保持舍内和环境的清洁卫生。
增蛋旺加卵管康用了就是旺,蛋鸡输卵管炎、鸡蛋零药残的首选药物!
蛋鸡输卵管炎是蛋鸡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威胁蛋鸡养殖的多发病之一,同时也给养殖利益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蛋禽输卵管定期保健(产期45天为宜),是提高蛋禽生产性能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