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防控注意(养猪防疫注意事项,请牢记)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331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因为猪群比较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就可能波及整个养猪场。由于病猪发育受到影响,还要将病猪检疫、隔离、封锁、消毒等防护措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病猪死亡,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以,抓好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宁愿在防控上作适当经济投资,也不愿看到猪群倒下。因此养殖户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饲养理念,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划分区域,避免交叉感染

养殖场主要分为分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非生产区域包括了工人日常生活及活动区域,且由于非生产区由于其功能性复杂,不可控因素居多。为了避免病菌进入生产区,需要将这两部分区域进行隔离,断绝病菌的传播。猪场四周要有围墙,并建有门,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池(池内放入2%火碱液于池中),养殖人员在进出养殖区时要进行全面的消毒,避免带入病毒,同时避免接触可能致病源。严禁任何外来动物进场内,杜绝任何外面买来的猪及其他成品带到饲养区,闲杂人员和买猪者不准进入猪场,尽量减少参观者,车辆进出需进行严格消毒。

2、预防高于个体治疗

重视猪群的整体情况,猪群的整体利益大于个体猪的利益,一定要避免注意力集中于个体猪的治疗而耽误群体疾病预防。当有疑似发病个体出现时,在进行个体猪的隔离治疗时,同时应注意对于群猪进行疾病的预防,不可以注意力集中于发病个体的治疗而耽误了群体的预防。因个体猪的疾病治疗,忽视猪群的预防可能引起大面积发病,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3、做好疫情预防

对于高发、易感疾病,对于在高发期及高发年龄段的猪群进行及时接种疫苗,避免疫情爆发。定期对于生产区进行彻底全面的清洁及消毒,加强对于各种可能致病途径的监控。关心疫情,实时关注各类疾病新闻,掌握身边疫情动态,做到尽早预防,防患于未然。

4、实时监测群猪健康状态,自繁自养,防止外界带病猪进场

病毒的传播受到温度、传播源、湿度、传播介质等因素的影响,传染强度及猪群易感度处于动态状态。做好对群猪体温、体毛、体色、个体活动等健康项目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现象,进行对症调整治疗,可以降低爆发式疫情出现的几率。

养猪最好自繁自养,自己养殖公猪和母猪,自己解决猪苗和品种问题,尽量或不要到外面购买来历不明的猪仔,这样可以减少疾病传播。农户和其他养猪如果必须要购买,了解当地疫情情况,不要从有疫情传染病地区购买猪种和饲料。

买猪的时候,要严格检查猪的健康状况,仔细观察皮肤、呼吸、鼻子、眼睛以及粪便等是否正常。对购买回来的猪,要进行预防接种,并隔离观察检疫一段时间。

5、合理规划,科学预防

建立养殖场完整的预防体系,有计划地完成防疫体系的建立。结合现代兽医的先进技术水平及科学理论,对于养殖场预防体系的建立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现有的预防体系进行完善,做好疾病预防的同时提高养殖效率。

6、分析病因,对症预防

一种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同时引起,养殖场出现的疾病我们要严格进行诊断,判断其诱病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疾病感染和传播。

7、管理好粪便,注意清洁卫生

大型养猪场,对粪便要加以严格管理,不能任其乱扔乱放,可以堆积积肥,进行堆肥发酵或用蓄粪池发酵,利用生物热消灭粪便中的病原体,并提高肥效。

有的养猪场,未经处理就倒进附近水塘或任其流进水塘,又从水塘捞取水生植物喂猪,这样容易造成寄生虫病发生。

每天勤打扫圈舍,保持猪圈干燥和干净,注意饲料卫生,不买疫区饲料和喂发霉饲料,以及腐败带臭味的饲料。

总之,对于养殖户来说,养殖场就是自己的经济来源,就是自己的工作事业,而为了让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出色,那么就要方法正确,疾病往往都是因为管理措施等不到位引起的,对于这个方面大家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只要做好以上的这些事项,那么疫情出现的概率还是蛮低的。

标签: 养猪防控注意 养猪防疫程序表 养猪怎么做好防疫工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