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淩轩
编辑 | 淩轩
●—≺ 前言 ≻—●
6月12日凌晨1点,中国各大光伏企业乘坐由上海到德国慕尼黑的飞机,准备参加14~16日的欧洲国际太阳能会展。
谁都没有想到,刚下飞机,中国的企业家们就被一群身穿制服的当地警察包围了,大量高管被带走。
德国为何要带走我国多家企业高管?此次会展难道是针对中国企业的陷阱?
●—≺ 惊心动魄的慕尼黑之旅 ≻—●
德国时间早上7:05分,LH727航班到到达慕尼黑机场,飞机上各大公司高管像往常一样,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离开飞机。
这次参展之行,大家信心满满。中国的光伏产品技术先进,价格也不算贵,销量在海外市场中一直都很不错。
可还没等出了机场,就见一群身穿制服的慕尼黑警察来到他们面前。
有光伏业内人士看到,这些警察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纸条,上面有很多人的信息。他匆匆扫了一眼,都是中国名字,上面还附带有航班信息及座位号。
不一会很多人都被带走了,他认出来了,这是国内一家还未上市公司的管理高层。
另一边,一位中国高管还没有走出机场,就看到几位身穿制服、表情冷厉的慕尼黑警察快步向自己走来。在接受了好一番盘问后,这位老总才得以脱身离开。
6月13日,德国警方向外界澄清了这件事。他们的确在慕尼黑机场带走了一位中国公民,但并不像网上所说的那样,有十几名之多。
事情发生后,中国驻德使馆立即介入并与德国警方沟通。目前,德国警方表示,对这名中国公民的逮捕已经由于各种原因,“有条件地暂停了。”
据财经报报道,记者已经和这位被逮捕的中国公民取得联系。当事人浦永华告诉记者,自己被他们带走调查了一下,现在已经出来了,正在找酒店入住。
这件事看似顺利的结束了,可浦永华在慕尼黑经历的这一切却令人心惊。
根据德国警方的消息,他们在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将浦永华从慕尼黑带到了奥格斯堡法院,并见了法院的法官。在“一定条件”下,逮捕行动已经暂停。
更奇怪的是,德国警方声称只逮捕中国一位公民进行调查,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疑似中建材浚鑫、格林保尔、润达光伏这三家企业的高管均被带走调查。
好在最新消息显示,三家企业的高管都已经平安,大家都表示只是协助调查。
这些疑问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的确有中国的一名公民被德国警方逮捕,但因中国官方的援助,逮捕已经暂停,被逮捕的公民也暂时获得安全。
中国企业高管为何会被德国警方带走?这究竟是谁的问题?
●—≺ 危机重重的德国 ≻—●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政治上对中国采取的是不友好的态度。她在上台以后多次渲染“中国威胁论”,还多次对中国台湾问题发表不当言论,将中国看做德国的对手。
所以,只要有机会打压到中国,贝尔伯克都有可能进行实施,此次举办在慕尼黑的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刚好给他提供了机会。
贝尔伯克属于德国绿营党派,他们上台以后,在环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世界污染严重的现代社会,环保原本应该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情,可德国绿营党派似乎过于执着于环保,近乎到了“魔怔”的地步。
为了环保,他们拆除了国内仅剩的三座核电站,并要求关停国内所有煤电厂。
风力发电原本是节能减排的“好帮手”,他们总该大力发展了吧?可绿营党派却禁止国内使用风力发电机,只因这种发电机是用化学材料做成的,使用时掉落的各种颗粒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光伏发电也因类似的原因被禁止在德国生产。绿营认为,光伏发电虽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节能上起到很大作用。但光伏发电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磁辐射,不利于环境保护。
在德国,大量能源厂商都因不够环保被关停,德国的本土也曾面临无电可用的尴尬局面。可即使面对这样的窘境,德国绿营也不同意重新开放这些能源。
最后,德国将俄罗斯的天然气发电厂作为国家的主要电力能源。
由此可知,德国绿营在面对这次展览会,秉持的很可能是排斥的意见。
于是,德国内部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贝尔伯克为了讨好美国,想要通过各种方法给中国添麻烦。
中国光伏企业来参加此次展览会,从中国光伏企业下手,不仅能够讨美国的“欢心”,彰显对中国的态度,还能和绿营的环保主张相贴合。
至于具体目标,自然不能选择中国的知名大企业,一家还未上市的小企业刚刚好,逮捕后造成的影响也不会波及太广。
或许有着这些考虑,德国才决定要在12日,逮捕中国的光伏高管。当然,我国高管为何会被德国警方逮捕,德国警方还没有告知外界。
据猜测,此次事件的发生或许与欧洲双反政策有关,还有可能是签证出了问题。
但我们有理由怀疑,此次事件是中国的光伏企业遭到德国针对。因为,中国企业高管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慕尼黑被逮捕了。
●—≺ 中外光伏战 ≻—●
早在2012年,欧洲就对中国光伏产业出手了。
光伏产品是属于新能源产品,使用太阳光进行发电,清洁高效。中国企业生产出的光伏产品价格比很多地方的都要帝林,产品性能上也好,因此在海外市场中销量很大。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又快又好,具有强劲的竞争力,自然会引起其他国家的眼红。
于是,欧盟听取了美国的建议,对中国的光伏产业进行调查。2013年,欧明再次决定,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达64.9%的双反税。
直到后来签订了“最低价格承诺协议”,情况才有所改善。
这份协议要求中国企业销售到欧洲产品的价格必须要高于“最低协议”,且对于中国产品的销售量也有一定限制。
这份协议只涉及了部分中国,协议之外的中国企业想要对欧洲出售产品,需要缴纳高达47.6%的关税。
欧洲国家原本以为,他们对我国企业进行如此大力度的打压,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自然会随之下降,他们国家的企业终于迎来出头之日,可真实情况和他们想到完全不一样。
中国的光伏营销市场的确受到了不良影响,原先,我们有80%的产品都出口至欧洲。打压开始后,出口到欧洲的产品数量大幅度降低,甚至滑落到10%以下,给我国光伏产业造成巨大打击。
可比起我国企业受到的随时,欧洲市场同样受到了影响。中国物美价廉的光伏产品受到打压后,欧盟国家想要使用光伏产品,就只能选择其他国家价格昂贵的购买。
可欧洲国内企业家的真实想法是,光伏机贵,我们不买了不就行了吗?
打压之前,欧盟国家对光伏装机的需求还是24吉瓦,到了2016年,就降到了6吉瓦。欧盟国家光伏装机的生产企业,销量并没有比原先高多少,反而生存都出现了问题。
面对欧盟如此明显的打压,中国政府也不会坐以待毙,很快就采取了反制措施,对来自欧盟的葡萄酒产业进行双反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多欧盟葡萄酒厂商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2018年,欧盟取消了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压,一切恢复正常,欧洲的相关产业也开始逐渐散发出活力。
2019年,中国光伏产业乘坐飞机前往慕尼黑参加欧洲国际太阳能会展。同样是在慕尼黑机场,同样是多名企业高管被德国警察带走。
最后,有2名中国公民被逮捕,理由是参加商业走私,违背了欧洲设定的光伏产品的最低定价。
可这个最低定价数据早在2018年9月就取消了,又何来违背最低定价一说呢?
这件事发生后,连续几年,中国企业都不敢再到德国出售光伏产品了。之后的会展,来自中国的参展企业数量也大大降低。过了很久,才鼓起勇气重新加入到德国市场中。
如今,历史重演。2313年6月12日,多名中国公民疑似被德国警察带走调查。或许是在中方的努力下,这些公民才能够平安脱身,正常参加展会。
国际贸易本是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可如果为了一己私利或某些政治利益,就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结果必然害人害己。面对其他国家的无端制裁,中国政府必定会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我国公民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