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适宜保育条件的四步法
1、事前准备
(1)保育仔猪舍保温处理的准备。
(2)保育仔猪舍清粪处理的准备。
(3)保育仔猪舍合理密度的准备。
(4)保育仔猪舍卫生消毒的准备。
1.1、创造适宜环境“舍内锅炉供暖
2、事中操作
(1)保育仔猪舍保温处理的落实
舍内空气保温24℃,由水热供暖;保温箱地面温度为28℃,由电热供暖。
(2)保育仔猪舍清粪处理的落实
采用采食、躺卧、运动、排泄四区管理,采用地窗口清粪,一天二次。
(3)保育仔猪舍合理密度的落实
散养模式,每头仔猪占地1.2平方米。
(4)保育仔猪舍卫生消毒的落实
在排泄区上方设有臭氧消毒器进行舍内消毒。采用粪沟在外的紫外线消毒方式,进行彻底、快速的卫生消毒。
1.2、创造适宜环境“舍内地热供暖”
3、要点监控
(1)在转猪前一周,仔猪保育舍的硬件改造就要完成;然后进行调拭、消毒、空过处理等待仔猪转入。
(2)实行地面散养、四区管理、地窗口清粪,每天要清粪二次方可。
(3)要尽量减少饲养密度,每头以1.2平方米为宜;以舒适的空气环境防止猪群呼吸道病的发生。
1.3、创造适宜环境“猪群密度适宜
4、事后分析
(1)适宜的外部环境对保育仔猪的健康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2)要在保温、清粪、密度及卫生消毒等方面奠定适宜环境的基础。
1.4、创造适宜环境“一天二次清粪”
(二)保育仔猪逐步变料的四步法
1、事前准备
(1)保育初期三种饲料的准备。
(2)保育初期逐步变料时间的准备。
(3)保育初期变料方法的准备。
2.1、逐步变料“第一周继续饲喂开口料”
2、事中操作
(1)保育初期三种饲料的落实
其一是哺乳仔猪开口料,其二是保育仔猪过渡料,其三是保育仔猪料,这三种料都是保育初期所必需的。
(2)保育初期逐渐变料时间的落实
其第一周继续饲喂哺乳仔猪开口料,其第二周饲喂保育仔猪过渡料,其第三周饲喂保育仔猪料至10周龄。
(3)保育初期变料方法的落实
在第一周饲喂哺乳仔猪开口料,第二周哺乳仔猪开口料和保育仔猪料各占50%,第三周全部改为保育仔猪料。
2.2、逐步变料“第二周饲喂断奶过渡料”
3、要点监控
(1)断奶后第一周的处理
断奶后第一周不变料,让断奶应激因素最小化,同时也要相应减轻其它应激因素的刺激力度。
(2)断奶后第二周的处理
断奶第二周饲喂过度料,而哺乳仔猪开口料仍占50%部分,以减轻应激力度。
(3)断奶后第三周的处理
经过前2周的逐步变料处理,在第三周即可全部变为保育仔猪料。
2.3、逐步变料“第三周饲喂保育料”
4、事后分析
哺乳仔猪断奶,以吃奶到吃料是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只有顺应这个特点,才能减少变料应激造成的伤害。
2.4、逐步变料“采用自由采食模式”
(三)保育仔猪缓解应激的四步法
1、事前准备
(1)缓解管理性应激的准备。
(2)缓解物理性应激的准备。
(3)缓解化学性应激的准备。
(4)缓解营养性应激的准备。
(5)缓解生物性应激的准备。
3.1、缓解应激“保育舍地面温度要达标”
2、事中操作
(1)缓解管理性应激的操作
要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将转群、免疫、变料等分别安排,避免应激重叠刺激。
(2)缓解物理性应激的操作
对保育仔猪的主要应激因素是寒冷,要达到舍温24℃,保温箱内28℃。
(3)缓解化学性应激的操作
其主要是防止有害气体、各种药物及饲料霉变带来的化学性损伤。
(4)缓解营养性应激的操作
对保育猪来讲,主要是防止突然变料和营养缺乏带来的营养性应激。
(5)缓解生物性应激的操作
其主要是防止病毒、细菌、亚细菌和寄生虫性病源微生物的混合感染。
3.2、缓解应激“地面铺设电热炕”
3、要点监控
(1)单一应激因子的可控性刺激必将带来机体各系统的生理性反应。
(2)各种应激因子的重叠性刺激,必将带来机体各系统的病理性损伤。
(3)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叠加性应激因素刺激性损伤的发生。
3.3、缓解应激“猪群密度要适宜”
4、事后分析
各种应激因素重叠刺激是疾病发生的起因;故此,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应激刺激是重要的。
——————————————————
【综上所述 特赋诗三首】
保育仔猪舍适宜条件的操作
锅炉供暖很简单,
舍温24度很一般;
地面供暖韩国炕,
炕温28度就是棒。
密度合理不咳喘,
四点定位猪好管;
清洁清粪日两次,
舍内污染时间短。
保育仔猪舍逐步变料的操作
转舍后还吃开口料,
一周之内别换掉;
第二周改为过度料,
逐步适应是诀窍。
第三周改喂保育料,
顺利过渡很重要;
自由采食不限饲,
快速生长方法妙。
保育仔猪缓解应激的操作
头一周坚持不变料,
胃肠适应是诀窍;
舍内温度控制好,
转舍应激损伤小。
没病没灾先用药,
隐性混感能见效;
每头占舍一平方,
四点定位猪健康。
标签: 仔猪保育室 保育猪舍设计大全 布局 猪保育舍简单设计图 猪舍 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