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鸡,养殖户总是担心鸡受凉感冒,所以喜欢“闷”。当肉鸡超过25天以后,采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需氧量增加,这个时候迫不得已开始大量通风。这就造成了前期“闷”后期“通”,此时鸡就很容易发生感冒,很难控制。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冬季养鸡注意事项,如何通风鸡才不会感冒。
有通风就有风速,就会带来鸡的体感温度下降,降温的第一步是通风,而不是减少供暖。具体操作思路如下:
第一阶段降温管理:
育雏前三天不变,第3天开始降温,这个时候保持温度不变。开始通风,这个时候体感温度下降,就是降温。第四天开始降温0.5摄氏度。
降温并不是通风、降温同时进行,是需要先调整通风,然后再降温。雏鸡通风量小,但是雏鸡绒毛保暖性也差,体感温度也是比较敏感的。降温,通风同时进行,鸡就容易出现感冒。
第二阶段降温管理:
鸡雏好,两天降低一度,鸡雏差,3天降低一度,在这种情况下,经过10~14天时间,鸡舍温度降低到28摄氏度,这个时候差不多在14天左右。
肉鸡这个时候还有皮肤裸漏,羽毛没有长全,不要再着急继续降温,保持28摄氏度7~10天。给肉鸡的羽毛生长发育提供时间,这样也可以减少感冒的发生。
第三阶段降温管理:
经过10天左右的发育,肉鸡的羽毛保暖形成了,两天降一度,降低到26度,就不需要降低了。个时间大概是25日龄左右,这个时候鸡采食上升,生长快,对氧气需求高。需要加强通风。
这个时候很多养殖户一方面需要降温,一方面需要增加通风,给鸡提供足够的氧气,降温和通风同时进行,会导致鸡感冒。
霜降过后,养鸡如何应对温差大的问题?
温度、湿度、通风,这三项是鸡场管理的要点。尤其是温度,天气、季节、鸡棚设计等因素都会造成一定的温差,导致鸡群生病甚至死亡。那么,到底该怎样控制温差呢?
1、进口温差控制
这是指在鸡苗进舍前,舍内温度过高,与鸡苗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温差。一般鸡苗进舍前,建议提前4小时(地面饲养6小时)升高温度至35度,以后缓慢降至27-30度。来鸡后将鸡平放在网面或地面上,揭开纸箱盖子后,缓慢升温至33-35度。
2、舍中温差控制
主要指舍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情况,和有没有通风死角,尤其是饲养规模在8000以上的鸡舍。
一般情况下,育雏的位置靠近暖风炉的位置,温度始终要高一点,离热源远一点(靠近风机)的位置始终要低一些。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离热源较远的位置生上一个或几个小炉子。
另一种情况是,鸡舍四周温度低,中间温度高(尤其夏季降温时),通风时要充分考虑。
夏季通风降温,要注意最低进风口要低于鸡群的高度(尤其是地面饲养的鸡群),风机前面约1—1.5米的位置不要有鸡,这些都会是通风死角。
3、接鸡温差控制
这是指在鸡苗进舍前,舍内温度过高,与鸡苗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温差。一般鸡苗进舍前,建议提前4小时(地面饲养6小时)升高温度至35度,以后缓慢降至27-30度。来鸡后将鸡平放在网面或地面上,揭开纸箱盖子后,缓慢升温至33-35度。
养鸡过程中,呼吸道问题一定要注意,推荐老铁们一个:金方案
使用抗病毒药物呼独康,配合呼吸道专用药万呼宁,同时配合抗菌药杆立克,控制继发感染,连用4天,即可看到明显效果,这是很多养殖户使用后反映效果很好的一个‘金方案’
如果你看到能有所帮助,我会非常荣幸,或者朋友在养殖路上有迷失迷路的时候,可以关注我,点击我的头像私信我,助你养殖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