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吴斌对猪伪狂犬在我国流行现状进行分析)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483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吴斌对猪伪狂犬在我国流行现状进行分析)


吴斌教授对猪伪狂犬在我国流行现状进行分析,他提到在2016年华中农大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血清室共检测来自全国3206家猪场临床血清样本67130份。其中,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达到39.92%。同年,在检测来自2440家猪场的12640份临床样品,繁殖障碍性病原中,圆环病毒和蓝耳病毒检测率最高,而伪狂犬病毒检出率首次突破10%,为何猪伪狂犬病会呈爆发性的状况。

吴斌通过实验证实,与Bartha毒株进行对比,新分离毒株在gC、gE等多抗原位点发生变异,属强毒株,免疫原性增强。出现的新毒株相比经典毒株,它对保育猪的致病力显著增强;并且SMX2012分离株能够导致50日龄仔猪的神经症状和死亡,也能导致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和长时间的发热、精神沉郁。如何选择伪狂犬疫苗进行免疫?他讲到科卫宁和科威宁可抵抗新流行毒株的攻击,猪伪狂犬活疫苗HB-98株、HB-2000也均能中和新流行毒株,而弱毒疫苗+灭活疫苗是伪狂犬免疫的最佳策略。

除了筛选合适的疫苗,还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注重生物安全体系、饲养管理,才能达到更好的防控。吴斌讲到对于种猪要进行“3+2免疫程序”,即一年普免3次活疫苗,每胎产前免疫灭活疫苗;后备要在配种前8周龄一次免活疫苗,配种前4周灭活苗加强免疫,产前4周灭活疫苗免疫;仔猪要进行“2+1+1免疫程序”,0日龄和50日龄选择活疫苗,70-75日龄选择灭活疫苗。

当前中国伪狂犬毒株变异严重,面对如此严峻的PRV控制形势,净化伪狂犬已经迫在眉睫。吴斌讲到净化伪狂犬可以从四个思路入手,一是用安全性高的与流行毒株相近的基因缺失疫苗进行基础免疫;二是结合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防控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三是净化种猪群,每年公猪和后备猪应为全阴性;四是监测评估,阻止发病、感染、排毒和阳转。

标签: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 猪伪狂犬病流行特点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致病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