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以后,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多,蟹塘内的水草快速生长,容易滋生水生虫。当蟹塘内水草覆盖面积超过六成以上时,会降低水体中的溶氧量,使河蟹不能正常生长。

那么在养殖河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做好防逃、防汛准备。由于夏季的降雨量大,而河蟹的攀爬能力强,此时就需要做好防汛工作,并检查防逃设施;特别是在秋季河蟹成熟时,因为它的生活习性,很容易发生出现逃跑的现象。
2、管理好水草。俗说话“蟹大小,看水草”,从中可以看出水草在养殖河蟹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养殖河蟹过程中,水草种植面积一般占塘水面积一半左右,这样可以为河蟹提供遮阴、栖息和脱壳的场所,还可以为它提供天然的饵料,起到降低水温的作用。
3、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期检查蟹塘内的水体酸碱度,可以使用生石灰、磷酸钙全塘泼洒,来调节酸碱度,并且定期更换无污染的水。池塘内水的深度应保持在1米左右,最浅的地方不能低于0.3米。
4、选择优良的蟹苗。采购优质的蟹苗,能提高成活率,增加收益。投放蟹苗前,用3%--5%的盐水浸泡几分钟,连续三至五次。

5、饲料管理。禁止使用存放时间较长或变质的饲料。在养殖时,可以投放高蛋白的饲料,并且搭配一些小鱼、螺蛳之类的饵料,这样可以保持池塘的生态环境。投放饵料的次数,应根据气候的变化和河蟹的数量来定。
6、清除池塘内病菌。养殖时,应该及时做好蟹塘的消毒工作,冬季应清理池塘内的淤泥。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消毒药剂,要选择毒性小、挥发快的,避免河蟹中毒。
希望以上观点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