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河蟹由于前期疫情影响,很多塘口放的密度都比往年小了很多,经过河蟹抽样调查,四壳前的规格比去年同期高20%-40%,甚至更高,今年7-8月份的长期的梅雨季不容小觑,很多河蟹在四壳的蜕壳高峰期,河蟹蜕壳不遂,软壳、水瘪子等情况发生,可想而知翻壳率和成活率多尽不如意,很多塘口也是损失惨重,主要是水草的腐烂,水质环境突变,溶氧,蓝藻等问题。
立秋后河蟹迎来了最后一次蜕壳,现在不仅要让河蟹的产量上去,还要让河蟹最后一壳的规格来次华丽的蜕变。怎么做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第一,蟹大小,看水草。
蟹塘的水草不仅是天然的饵料,天然躲避敌害的屏障,水体溶氧的来源,更是河蟹蜕壳栖息的重要场所。“蟹大小,看水草”可见水草对河蟹塘口水体和底部环境的重要性,水草的多少决定了河蟹的翻壳率,先说水草,养大规格的河蟹基本以水韭菜和轮叶黑藻为主,伊乐草为辅,养到8月份,水草只有少许水韭菜,水韭菜被河蟹夹飘严重;轮叶黑藻被河蟹吃光;伊乐草基本在高温时烂掉,少于伊乐草下沉,在温度下降后,又开始有新的根芽。
但大部分的河蟹塘还是以伊乐草为主,河蟹几乎不吃伊乐草,高温来临前打草头,间距拖草,控草固根,以及缓慢加高水位,有条件的塘口可以24小时进行井水循环,保持底部水体清凉,实在什么草都没有了,可以拖一些水花生,水葫芦,浮萍进行应急处理,
今年高温时很多水草基本腐烂掉,对塘口带来了很多影响,后续的问题也要及时处理,主要表现为河蟹类似抖抖病症状(硫化氢中毒),水体发红褐色,河蟹出现大量死亡,主要处理为增氧并且使用草力壮。
养殖户在壮草时,喜欢选择复合肥作为肥料,这样会让水草茎叶疯长,水草容易露出水面,提早开花,这时需要人工去割草头。因此,最新的技术是状根控茎叶。最新的技术是含有微量元素、生物肽等壮根因子的产品,这样才能让水草的根系发达、并能提升水草的抗逆性,尤其高温天气防止其衰老速度。
第二河蟹的壮黄-鱼
最后一壳河蟹的营养很重要,“两头精中间粗”,是多年来养殖河蟹的经验,最后一壳河蟹的营养主要以高蛋白的饲料和鲜鱼为主,不仅可以壮黄,还可以增加河蟹的翻倍率,营养到位,河蟹的体质和防病能力也增加不少,尽量减少河蟹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要及时地使用相关的中草药或是菌类拌料内服。
虾青素可以促进河蟹肝胰腺的发育和免疫力,提升河蟹的摄食量。摄食量提高了肥度就提升了,发育速度就上来了。同时残饵就少了!水质和底质就有了保证。肝胰腺是螃蟹的营养贮存器官和脂类代谢中心,营养还未向卵巢充分转移,使用了帮邦虾青素能够快速的促进甲壳动物的性腺发育,尤其是促进卵黄蛋白和卵母细胞的发育,就是能够快速挑膏增肥。
目前市场上内服营养保肝的产品有两大种类。一种是含有微生物的生物制剂,另一种是传统的中药技术。这两类产品都是绿色安全的产品,大家都可以放心使用。但是,两类产品各有特点,功效各有不同。微生物制剂作用时间短、见效快。中药产品讲究治根治本,见效较慢。如果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最佳。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二合一的复合产品,这种传统中药技术加微生物制剂的“二合一”保肝产品,在相同的价格可以做到功能互补,标本兼治,使用效果更好。
第三能被河蟹完全吸收的钙
河蟹的每一次蜕壳都是对生存的一大考验,一是河蟹蜕壳不遂,主要为磨爪居多,黑鳃等引起,蜕壳前后对河蟹进行碘制剂消毒,ph值过高,腐蚀腮丝,稳定水体的酸碱度。二是软壳,主要是蜕壳后河蟹没有快速硬壳,水中能被河蟹吸收利用的钙不足,水中敌害的侵袭,主要为鳜鱼、鸟、鼠的啄伤残杀。所以尽量保持塘口的钙含量,“钙”能被河蟹吸收利用的钙才是好钙!离子钙是目前河蟹养殖中吸收率最好的钙,补钙的产品有非常多品种。例如离子钙、有机钙和无机钙等。各种钙都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如果将上述钙加工为可溶于水的乳化钙,就更容易溶入水,有利于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动物的吸收,同时还可以拿来拌喂饲料,补钙效果更好,迅速帮助硬壳。
希望在河蟹最后一次蜕壳后,都能得到满意的收获,让河蟹也来一场华丽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