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由于气候,饲养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羔羊一些常见病呈多发趋势。初生羔羊由于调节体温能力较差,对疾病缺乏抵抗力容易因外界气候变化和人为的护理不当而感染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加强新生羔羊常见病的防治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重要途径。
新生羔羊常见的疾病有羔羊窒息、羔羊便秘、羔羊拉稀、低血糖以及羔羊腹痛等。因此做好羔羊的护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对发展养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新生羔羊窒息
羔羊产出时,呼吸发生障碍或完全停止,但心脏尚有跳动的称为窒息,也叫假死。抢救窒息的羔羊必须分秒必争。首先,应尽快清除口腔、鼻腔及呼吸道中的黏液和羊水,使呼吸道通畅,具体操作时可将羔羊倒提起来抖动并有节律地拍打胸部,以诱发呼吸。呼吸动作恢复后将羔羊放平,继续连续地按压胸腹部直到呼吸正常。
2 新生羔羊便秘
临床症状:出生后一天内未见排粪或排出量少、羔羊逐渐不活泼、食欲减退且表现不安、拱背、摇尾、口流少量清水、卧地、腹痛、腹胀等症状。
防治:将38℃~40℃的肥皂水用橡皮球灌肠以便于粪块排出,必要时,在两三小时后重复灌肠一次,同时按摩腹部。也可用人用开塞露进行灌肠治疗。
3 羔羊拉稀
羔羊拉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消化不良和各种细菌引起。
3.1 消化不良
临床症状:常发生于出生后2~3日,症状为食欲减退或拒食、反应降低、体温正常。刚开始肠蠕动弱、粪干,以后则下痢。粪便呈稀糊状、色黄、酸臭、有气泡及未消化的食物,以后则有黏液。病久则羔羊眼球下陷、肛门松弛、体温升高、严重时可达40.5℃~41℃,触摸腹部时胃内有凝乳块。
3.2 细菌性痢疾
临床症状:病初精神委顿、体温升高、低头拱背、不想吃奶,不久就发生腹泻,粪便恶臭且稀薄如水,到后期有的还含有血液甚至成为血便。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在1~2天内死亡。
羔羊下痢多有B型魏氏梭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引起,发病原因复杂,应综合施治、抓膘保暖、合理哺乳、消毒隔离、预防接种、药物治疗等等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
治疗:每头羊灌服“羔羊止痢肽”,每天2-3次,连续饲喂3-5天,然后减半再喂3-5天。
4 低血糖
常见于体弱消瘦、营养不良或长时间未进行有效哺乳的个体。
临床症状:体温偏低、呈四肢颤抖、体躯发软、不能站立、角弓反张、用手指测口温时感觉冰凉。
治疗:供给足量的糖,将50%葡萄糖20ml加0.9%的盐水20ml静脉缓慢注射即可。
5 新生羔羊腹痛
此病多由羔羊不能适应气候寒冷、地面潮湿等环境而引起的肠痉挛或尿闭引起。
临床症状:羔羊伸腰、起卧、打滚,鸣叫、卧地时不断摇尾,疼痛停止时还可吃奶。
治疗:触摸腹部时膀胱充盈即为尿闭引起的腹痛,先用手轻揉腹部直至排尿,若按摩3~5分钟不能奏效者可肌肉注射呋塞米1ml。
6 羔羊肺炎
临床症状:羔羊发生肺炎后,主要表现为体温先升高后降低,口流清水,头低耳耷,四肢僵硬,呼吸困难,咳嗽,食欲减退,严重时出现腹式呼吸等。
7 体会
对新生羔羊以上几种疾病的预防,首先要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怀孕母羊体质的强弱对羔羊抗病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增强母羊的营养,可在饲料中添加“母维健”或“益母健”,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提高母羊的免疫力,增强泌乳期产奶量。因此有利于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和活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总之对于新生羔羊疾病的诊治要了解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相信羔羊的成活率会大大提高,养羊效益也会日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