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营养素(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发生与防治)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454

【科学养猪,少用药,多收益!好产品是我们的优势,好技术是我们的特色!欢迎光临猪病课堂】

断奶前后的仔猪具有物质代谢旺盛的特点,但消化机能差.缺乏先天免疫力和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等生理特点,导致仔猪易受到各种病因的侵袭,引起仔猪腹泻。而因采用不正确仔猪断奶方法,引起仔猪奶应急与腹泻仍然是我州仔猪生产中主要疾病。因此,在仔猪培育中,不仅要对某些传染性疫病,如仔猪黄白痢、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腹泻等疫病进行有效防制,还要对因仔猪断奶应急引起的全身性消瘦综合征等做好防治,过好“三关”( 初生关、诱饲关和断奶关) ,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产性能。

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营养素(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发生与防治)

1 发病原因

近年来的很多报道已证明,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发性因素不是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或球虫引起的,而是由于应激造成肠道损伤,使胃肠酶水平和吸收能力下降,食物以腹泻形式泻出。而应激主要来自心理、营养和环境三个方面。

1.1 心理应激

这种应激是由于母猪与仔猪突然分离所引起的,一般为采用一次性断奶方法给仔猪断奶,仔猪突然失去母猪的爱抚与保护产生的应激,并且这时断奶后仔猪大多要并窝和争夺位次等情况,一时无法去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应激。

1.2 营养应激

这类应激是由于仔猪平时习惯了吮食香味与营养俱全的母乳和乳猪料,采用一次性断奶法给仔猪断奶,使仔猪突然转向只能采食理化特性、气味、味道、营养价值均不同的干饲料引起的,这时仔猪消化道酶系和生理环境等均不相适应这样的改变。

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营养素(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发生与防治)

1.3 环境应激

这种应激则是由于仔猪断奶后,从产仔舍转换到保育舍所引起的,仔猪一时对保育舍周围的环境、温度、伙伴等不适应,仔猪机体产生应激反应。

2 仔猪断奶应激性腹泻的预防

在临床上,断奶应激主要表现为断奶仔猪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消化不良引起腹泻。而在所有导致仔猪产生的断奶应激反应中,以营养因素产生的应激反应最强烈,并且对断奶仔猪的影响也最大,而心理应激和环境应激的影响一般要小于营养应激。这是因为断奶使仔猪的食物由母乳突变为非乳固体饲料,这是一个强应激刺激,仔猪机体的反应是: 各种消化酶的活性降低易发生消化和呼吸系统疫病; 饲料产生的抗原会引起肠道的免疫反应,造成肠绒毛损伤、萎缩,导致仔猪发生营养性腹泻,进而可能继发病原性腹泻。

2.1 早诱饲,早补料,建立免疫耐受力

通常在仔猪生后4 天 用乳猪料诱食,使仔猪在断奶前胃肠系统受日粮刺激,断奶后腹泻才会大大下降。仔猪会吃饲料后,让仔猪先吃饲料后吃奶。有资料报道,断奶前仔猪必需吃够600 g 饲料,才能使其消化系统适应非乳饲料,不发生免疫反应,减轻断奶后腹泻。

2.2 适时断奶,并且采用逐渐性断奶方法

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营养素(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发生与防治)

给仔猪断奶要逐步进行,断奶开始后每日减少一次喂奶次数,仔猪留原舍饲养,喂奶时把母猪赶回,喂完奶赶母猪出舍。断奶开始时,仔猪在舍内,母猪在舍外,逐渐将母猪越赶越远,让仔猪逐渐适应这种变化,待其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后逐渐混群。

2.3 采用逐渐换料法更换饲料

在饲喂时饲料成分在断奶后不改变,经1个月左右逐渐改为断奶仔猪日粮,以免饲料突变造成喂肠功能失调而腹泻。同时饲喂次数在最初的1 个月内不变,以后逐渐过渡。对饲喂量也应逐渐过渡,目的是使仔猪在断奶时降低营养水平,减轻消化道的负担,以防仔猪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营养素(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发生与防治)

2.4 加强环境控制避免温度忽高忽低

夏季要注意防暑,舍温不超过30℃,冬季要注意保温,舍温不低于20℃,湿度保持在60% ~ 80%。断奶前后提供较高的环境温度、保持猪舍内的干燥,可以明显减少仔猪的应激及腹泻。定期消毒是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重要手段。仔猪刚断奶,免疫系统低下且未完善,易受病原微生物侵害,如果猪舍未严格消毒,卫生状况差,病原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这就为腹泻埋下了祸根。仔猪舍在进猪前5 ~ 7 天 进行1 次彻底消毒,包括饲槽,用具及饮水器等。猪舍在饲养仔猪期间,每周带猪消毒1 次,使用无毒、广谱、无刺激的消毒药。

标签: 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营养素 仔猪断奶应激拉稀怎么治疗 仔猪断奶应激综合症的症状 仔猪 断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