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厌食、发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本病只感染猪,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肥育猪发病温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因此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如同圈饲养、频繁调运、高度集中更容易导致本病发生和流行。怀孕中后期的母猪和胎儿对本病最易感染。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进本病的流行,持续性感染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诊断要点】母猪病初精神倦怠、厌食发热。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胎儿大小比较一致。这种现象往往持续6周,而后出现重新发情的现象,但常造成母猪不育或产奶量下降少数病猪耳耳部发紫。仔猪以2-28日龄感染后临诊症状明显,死亡率高达80%。病初表现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有的仔猪耳部发蓝和躯体末端皮肤发绀。育成猪双眼肿胀,发生结膜炎和腹泻,并出现肺炎。主要病理变化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小出血点斑。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结肿大呈褐色。
【防治】
预防: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要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4d以上。
2.规模化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3.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
4.加强饲养管理,喂全价饲料,增加猪体抵抗力,去除不良的诱因。
5.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
6.疫苗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2次免疫,小猪在母源抗体消失前后各免疫一次。
治疗:
本病目前无特效药物疗法,一旦发病不治疗,国家规定对病畜和同群畜进行扑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