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是困扰猪场的头疼问题,其主要发病因素包括感染病原微生物、仔猪自身生理特点、饲养管理、饲料营养以及断奶应激等。在养猪生产中,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仔猪腹泻对猪场的损失较为常见且损失最大,猪场常见的因病原微生物引起仔猪腹泻主要分为: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寄生虫类腹泻。
在猪场疾病诊断治疗时,实验室检测与临床症状相结合的方式最为科学有效,但目前部分散户养殖农场不具备送检的渠道、采样能力,只能通过临床症状来鉴定病因,临床诊疗的关键点:及时发现、科学研判、有效治疗、精准防控。
1.通过发病日龄诊断
通常细菌性腹泻发病有明显的日龄差异,比如仔猪1-3日龄高发大肠杆菌导致的仔猪黄痢,7-14日龄高发大肠杆菌导致的仔猪白痢,1-7日龄高发魏氏梭菌导致的仔猪红痢,10日龄左右高发球虫导致的仔猪球虫病。病毒性腹泻在各个日龄都易感染, 10日龄以内仔猪尤为严重。
2.通过季节诊断
俗话说“夏季细菌多,冬季病毒旺”,夏季产房内高温高湿的环境更适合于细菌的繁殖,所以夏季仔猪腹泻多是细菌性腹泻;而冬季环境湿冷更适合于病毒的繁殖,所以冬季仔猪腹泻主要是由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导致的病毒性腹泻。
3.通过呕吐状态诊断
根据临床经验,发生病毒性腹泻之后仔猪往往表现为呕吐和腹泻两种症状同时出现,而发生细菌性腹泻时仔猪往往只会表现为腹泻的单一症状。
4.通过粪便的颜色诊断
不同细菌导致的仔猪腹泻颜色不同,仔猪黄痢会表现为黄色稀粪,白痢会表现为白色稀粪,红痢则表现为红色稀粪,增生性回肠炎会表现为血痢或灰色稀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会表现为灰黑色水状稀粪,伪狂犬、猪瘟等会导致仔猪排出蛋黄色水状稀粪。
5.根据仔猪的死亡率进行判断
细菌性腹泻病程发展比较缓慢,相对死亡率比较低,一般在10%以下。而病毒性腹泻病程发展很快,常突然发生,发生后在猪群中迅速扩散、爆发,相对死亡率比较高,7日龄内发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