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季常见的猪病种类
春季气温回升,细菌的繁殖力增强,各种病原体开始活跃,是猪传染疾病的高发时期。但是由于猪病种类太多,各种新病层出不穷,很难做到对猪传染病的精准防控,尤其是在春季,若养猪户不及时采取措施对春季常见疾病进行防控,则会导致猪病的规模性爆发。
1、猪流感
猪流感属于急性猪病,通过空气传播病菌,对猪的呼吸系统进行感染,传染性极强,发病速度较快,容易在猪场、养殖基地等爆发大规模的流感病毒传染。猪在感染猪流感病毒后,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体温升高、气喘严重、四肢无力等症状,虽然症状特征明显,但一般经过治疗后七天左右就可恢复,病程较短。但如果管理不当,极易扩大感染范围,提高猪的病死率。
2、猪腹泻疾病
猪腹泻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多在冬季春季发病,主要有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两种形式。猪腹泻疾病的主要病因是消化道感染,具有传染性,传播速度快,感染后会出现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仔猪由于免疫力较差,患病后的症状要比成年猪严重,除了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的现象外,严重者会持续呕吐,出现脱水症状。猪腹泻疾病在仔猪中的发病率很高,但致死率较低。
3、猪呼吸道感染疾病
猪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主要是由天气寒冷、环境潮湿、气候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呼吸系统出现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猪在患病后会出现呼吸不畅、气喘、咳嗽等症状。若养殖场不注重对卫生方面的管理,极易导致猪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大范围传播。猪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程较长,对猪的健康生长具有很大影响,急性病症的致死率较高。
4、猪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FMDV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病猪口腔、蹄部会起泡,还会出现烂斑现象、感染后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的现象,对仔猪的致死率较高。
5、猪渗出性皮炎
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常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哺乳期猪仔和断奶猪仔身上,猪渗出性皮炎是有葡萄糖球菌引发的疾病,通常情况下人们也将猪渗出性皮炎称为"猪油皮病"或者是"仔猪烟煤疹"等,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猪仔全身性、急性渗出性皮炎。猪渗出性皮炎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以及死亡率高。
二、春季多种常见猪病的防治措施
春季是猪病高发季节,由于养猪场通常将猪群大批量圈养,一旦发生感染性疾病,会对整个养猪场的猪群正常饲养和繁殖产生影响,对养殖者的经济造成损失。因此,养殖业需要在春季对猪病进行积极预防控制,做好防控措施,维持养猪场的正常生产。
2.1 猪流感的预防和治疗
猪流感的传染速度较快,发病率较高,在预防方面,需要养殖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季节不同对猪舍环境进行改造,使猪舍始终保持在通风状态下,避免病菌在密闭环境中繁殖;在保持猪舍的卫生方面,需要对猪舍内产生的废弃物及时清理,并定期用消毒液对猪舍进行消毒。养殖者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猪群的科学喂养,在饲料中加入猪在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这在提高猪群免疫力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预防猪流感病毒的感染。
除了从环境、喂养两方面进行疾病的防治外,还可以请兽医对猪群注射猪流感预防疫苗,一旦发现病猪,要迅速将其隔离,对所在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对病猪给予医治,防止猪流感疾病的扩散。
猪流感在兽医临床治疗中才采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比如肌注双抗联合头孢或或是将葡萄糖、维C 等加入到饮用水中,采用饮水治疗法。倘若整个猪群感染,还可以结合中药治疗方式,将金银花、大青叶等中药材晒制后研磨成粉,拌入到饲料中或板清颗粒+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或卡巴匹林钙+泰妙菌素+多西环素拌料治疗。
2.2 猪腹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冬春季节注意猪舍的保暖问题,是预防猪腹泻疾病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要严格对猪舍饲养环境进行检查,保持温度和湿度的合理,使空气自然流通,保持猪舍内始终处于干燥状态,尽量做到饲料新鲜不变质。另外,在防止猪腹泻疾病的感染措施上,还需要对猪舍定期烧碱消毒,采用注射疫苗的方式加强对猪腹泻疾病的预防措施。
腹泻的病因较多,对已经出现感染症状的病猪要迅速隔离,检查病灶,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a停料或停奶一天,以空腹让肠道益菌核粘膜自行恢复的措施来治疗。这种方法对部分仔猪也是可行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补充营养,以防脱水,可饮水补液盐或多维葡萄糖,水中稍加一些小苏打,但是要注意待稍微稳定后配合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预防复发。
b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减少死亡率。在对于断奶后仔猪和成年猪的治疗方案上,通常推行病毒与细菌同步治疗的方法。可用抗病毒药物如黄芪多糖配合广谱抗菌药物(氟苯尼考,青霉素类药物,土霉素,环丙沙星等)使用,前期治疗效果不错,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2.3 猪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在对猪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预防阶段,首先要保持猪舍的干净卫生,定期对猪舍内产生的垃圾打扫清理,保持猪舍的通风干燥,对猪舍进行定期检查,可采用注射疫苗或拌料黄连解毒散加呼吸特效加解霉净的方式对该疾病进行预防。对于已经发病的猪,要灵活应用退烧、镇咳、祛痰、平喘等中西药物,有必要时应补能强心;病猪进行静脉注射,常见的注射药物是土霉素盐酸盐,多西环素及替米考星等。
2.4猪口蹄疫预防和治疗
饲养和护理一定要加强,猪舍要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暖和,还要增加适当的饮水,加强多种营养有机搭配,遇到不食的情况要进行人工喂养。每天用消毒液对猪舍进行消毒是最根本的控制方法。.种猪每三个月免疫一次,每次肌肉注射常规疫苗2毫升/头。或肌肉注射高效疫苗1~1.5毫升/头;仔猪40~45日龄首次免疫,肌肉注射常规疫苗2毫升/头或高效疫苗1毫升/头;100~105日龄育成猪加强一次(二次免疫),常规疫苗2毫升/头或高效疫苗1~1.5毫升/头。
猪口蹄疫发生后,一般经过10~14天也可自愈。但是为了让病猪缩短病程,及早痊愈,尤其是以防继发感染,需在严格隔离的情况下进行治疗;用猪干扰素、白介素及抗病毒中西药抑制病毒的生长繁殖;用青链霉素等抗菌消炎,用安痛定、安乃近解热镇痛,安钠咖、樟脑、葡萄糖盐水强心补液对症治疗;外伤则需先用食醋水或0.1%高锰酸钾液、2%硼酸或2%明矾水清洗患处,再用0.5%龙胆紫溶液或5%碘甘油(5%碘配和甘油等量制成)或青霉素软膏进行涂抹,口腔用冰硼散即可;蹄部先用1%高锰酸钾、2%硼酸或3%臭药水或来苏儿溶液洗涤,在涂抹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再进行包扎。
2.5猪渗出性皮炎预防和治疗
这种病主要是由皮炎葡萄球菌皮炎严重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多发于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预防:a产房应严格执行消毒工作;a在母猪进入待产房前用40℃的温水清洗全身,然后用0.1%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c仔猪出生后用消毒毛巾将猪口、鼻及全身皮肤上的粘液擦洗干净,然后再放入已消毒的保温箱或是其他消过毒的容器内;d仔猪在进行断脐、断牙、打针时均应按照正规步骤操作,要用碘酒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细菌感染。
治疗:a每头猪可用青霉素5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一日两次,连用3~5天;b用0.1%的高锰酸钾水侵泡发病猪的身体1~2分钟,头部用药棉沾高猛酸钾水清洗病灶,然后擦干、晾干涂上紫药水,效果很好;c对发病猪和猪场进行严格消毒。
三、春季猪病多发的管理措施
3.1 对猪群的饲养管理
针对猪的不同成长阶段,进行饲料的科学配比,保证饲料中所含的营养全面,这其中,维生素的供给一定要充足。基于这一点,养殖者可以在猪饲料内加入胡萝卜、大白菜等绿色饲料,通过添加啤酒糟和饼类饲料来改善猪饲料的适口性,猪的吃食量提高,对免疫力也有提高作用。另外,在对猪场的管理中,对硬件设施的完善,检查与保温、消毒相关的设备是否安全有效,处理好猪舍内温度和通风之间的关系。从猪场的角度来说,控制其湿度状态和减少排污的最有效方式是采用清干粪。
3.2 做好安全防控工作
在春季对猪舍进行消毒时,需要注意对分娩区和保育舍进行熏蒸消毒,其余猪舍运用细滴喷雾消毒。在对猪舍的消毒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到及时、全面,并对消毒时间和消毒液有效浓度等问题严格按照防疫标准执行。
3.3 疫苗接种工作
规模化猪场管理者应重视春季预防工作,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猪群整体的免疫力。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养猪场的春季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工作,做好猪瘟、口蹄疫、病毒性腹泻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另外,可在春季采用药物对猪进行定期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