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一起学习更多养猪知识!
上一节中我们介绍了蓝耳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本节我们介绍如何预防猪的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彻底快速地治愈发病猪,因此,控制该病,防重于治,并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对症疗法。
一、加强检疫
选择非疫区引进仔猪,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进后,一定要隔离饲养1周以上,体温正常再混群饲养。执行综合防疫措施和消毒制度,建立无毒清净猪场,实行产房隔离,哺乳仔猪应尽早断奶;要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高温季节,保持猪舍通风、干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提供猪体充足的清洁饮水;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急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体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避免交叉感染,提倡规模化饲养。
二、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
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饲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消毒。每天带猪使用百菌消毒-30消毒1次,所用器械工具不得交叉使用,尤其是病猪所用注射针头必须每头更换1个针头。密闭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7小时;可用5%漂白粉溶液喷洒动物圈舍、架笼、饲槽及车辆。
三、改善和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
在猪只采食的日粮中,每500千克饲料添加平安康1千克,连续饲喂1周,饮水中补充角纤维和葡萄糖,或用抗病毒1号粉按500克/500千克饲料,配合10%氟苯尼考按200×10-6拌料,连续饲喂5天,可大大减少猪只暴发此病。
四、免疫接种
目前,国内、外已有蓝耳病弱毒苗和灭活苗问世。疫苗使用前,应从冰箱中取出后放置2~3小时,恢复置室温,用前充分摇匀。一般使用12号针头,1猪1针头,仔猪14~18日龄时,每头首免弱毒苗1头份,4~6周龄加强免疫1次,免疫期4个月以上。商品仔猪断奶后首次免疫2毫升,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首免后1个月采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后备母猪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次于怀孕母猪分娩前进行1次加强免疫,剂量为4毫升;种公猪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隔6个月加强免疫1次,剂量4毫升。种公猪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隔6个月加强免疫1次,剂量4毫升。
另外,在做好蓝耳病免疫的同时,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病及其他细菌性病等防控工作,防止继发与并发感染。规模化养猪场在本病流行地区,为防止弱毒返强,建议只使用于灭活疫苗免疫后备母猪和怀孕猪,在新建猪场和未发生过该病的猪场不建议使用弱毒苗免疫。发病猪只尽快隔离,以防水平和垂直传播,尽早淘汰无治疗价值猪只。对病死猪要做到“四不一处理”: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更多养猪知识请关注本号其它文章,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