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模化养猪场猪病防治实用手册6)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328

10、猪绦虫病

本病为猪绦虫(克氏假裸头绦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也可寄生于人体,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猪绦虫的中间宿主为食粪性甲虫,因此,本病多存在于农村泥土结构猪圈和可能吃食到粪性甲虫的情况下。

(2)可见猪只毛长瘦弱,死后在小肠内找到扁平乳白色带状虫体,全长100~150厘米,分头节、颈节和体节三大部分。据此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猪粪,并堆粪发酵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

(2)吡喹酮20~40毫克/公斤体重,内服或皮下注射。

(3)硫双二氯酚80~100毫克/公斤体重,内服。

11、细颈囊导蚴病

本病是由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牛、羊、骆驼等的肠系膜、网膜和肝脏等处,而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

细颈囊尾蚴是水泡带绦虫的幼虫,其成虫寄生于终末突主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孕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破裂后散出虫卵污染草、料和水,被猪等中间宿主食入,虫卵中的六钩蚴在肠内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到肝实质,然后逐渐行到肝表面,或从肝表面落入腹腔而附着于网膜或肠系膜上,经3个月发育成熟。因此,凡是有狗和具有以上感染条件的猪群,皆可能引起本病流行。

(2)临诊特征

严重感染的猪方显示病症;消瘦、黄疸、腹部增大。

(3)剖检可见到肝脏肿大,在肝、网膜和肠系膜上有鸡蛋大小的囊泡,似“水铃铛”,所以本病俗称“水铃铛”,此泡内充满透明的囊液,内有一小白点,即为头节。

防治方法

(1)应给家犬定期驱虫,防止犬感染水泡带绦虫。

(2)试用吡喹酮75毫克/公斤体重•天,肌肉注射,连用3天;或者以50毫克/公斤体重•天,内服,连用5天。

【原标题:规模化养猪场猪病防治实用手册(6)】

标签: 规模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规模化养猪防疫的关键是什么?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治与对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