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珂 瑞普生物专家
自去年8月发生非瘟以来,笔者一直在山东、江苏、河南等区域从事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利用瑞普移动荧光定量PCR检测平台以及系统的防非方案,积累了近十个非瘟精准拔牙的成功案例,现对其中共同的关键举措进行总结和分享。
控制传染源
针对已确诊的非瘟阳性场,在做好生物安全以及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利用瑞普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对整个母猪群及其他猪群进行唾液采样,进行精准的检测、评估、筛查和淘汰,其目的在于剔除猪群中已感染的猪只,清除猪群中不断排毒的传染源。
早期唾液筛检清除的理论基础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非瘟是一种严格的接触性传染的疾病,其潜伏期短,感染到表现出厌食、发烧症状一般为4-5天,并且在早期排毒剂量低,所以早期传播缓慢,这正是早期能够成功定点清除的基础,而成功的机率和难度,就取决于发现和清除的时间。
另一方面,非瘟是通过口鼻途径感染的疾病,口腔与鼻腔中出现的时间要早于血液,因此唾液和鼻拭子是早期筛查的首选样本,但是,若采样和运输时间过长,存在被唾液酶降解的风险。
综上预见,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将会成为规模化猪场非瘟防控的必备武器,这样一来,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和监测,样本受到影响因素会更小,也能更快更准确的进行定点清除,这也是防控非瘟成败的关键因素。
其中,W场正是因提前配备检测设备后,及早发现确诊非瘟,进行定点清除策略,600头母猪规模场,仅淘汰不足10头母猪,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稳定生产,也因此影响了R场和D场提前引进检测设备系统进行防控。
根据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置措施如下表所示:
切断传播途径
1、切断水源传播。
非瘟确诊后,第一时间进行饮水酸化。其目的在于:
一是切断阳性或可疑猪只在饮水过程中,口鼻排毒对其他健康猪只的感染,特别是连通水槽的猪场,阻断猪群的横向传播;
二是对其口腔及其粘膜进行酸化,从而降低其表面的病毒载量,阻断或延缓病毒进入血液的时间,为拔牙赢得时间。
最近研究表明,饮水途径的最低感染剂量是饲料中的10^4倍【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5(5)May,2019】,这也是酸化饮水的意义所在。而《猪病学》第11版中指出,ASFV在PH值4.0-10.0的溶液中比较稳定,但在PH<4.0或PH>11.5、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中会立刻失活(EFSA,2010),其中第三方检测公司渤海农牧展开对“立刻失活”的研究,以PRV为ASFV的模型在细胞和动物上,验证了维乐欣(复合有机酸)在稀释到PH低于3.9下,仅1min就可杀灭病毒!还对有机酸和无机酸都在对杀菌能力进行对比,证明杀灭病原并非仅靠PH<3.9,这也与有机酸亲脂性、渗透能力以及改变胞内外渗透压有一定的关系,且有机酸在长期饮用的安全性要高于无机酸。
笔者在定点清除和防控非瘟的实践中,应用维乐欣(复合有机酸),1:1000稀释,全场使用,实时用PH笔监测水塔,出水口,压水嘴,特别是水槽中的PH,保证PH<3.9,这是定点清除,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举措。其中,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水槽与出水口PH不一,特别是到水槽后,PH提升较大,可采取清洗水槽以及满槽后适量添加有机酸解决。
(2)水塔中PH深浅处不一,可通过安装比例泵,进行1:10预稀释后进行添加。
(3)水塔中PH与出水口PH不一,这与水线中污物有关,可以通过添加威立清(管道清洗剂)进行清洗后再添加,也可开始加大酸化比例,逐步再降低添加。
2、切断猪间的接触传播。
一是,非瘟为高度接触性传播,物理隔断为第一选择,这也对设计和改造猪场时提出要求,而大多都采取限位栏空栏隔离法来减少猪只的直接接触。
二是,从空间上对猪群进行隔离,建立在有阴性场的基础上。其中P场在检测评估后,将阴性的保育和育肥猪群转移到自己的阴性猪场,从而实现了空间上的隔离。
三是,对阳性栋舍进行带猪消毒。考虑到安全性和有效性,选择过硫酸氢钾与酸化剂交替带猪消毒,以浸湿猪身为标准,重点对口鼻,粪污消毒处理,持续1周,稳定后,间隔1天1次。其中L场采取雾化消毒,但由于过硫酸氢钾在雾化机结晶问题,换为酸化剂,起到了很好效果;由于冬季保暖问题,Z场采取了产床上环境调节剂干粉消毒,保持环境的干燥,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切断环境中传播
根据渤海农牧陈家锃博士团队对各消毒剂的评估,其中过硫酸氢钾与酸化剂不受温度影响,适合冬季低温消毒,酸化剂也不受蛋白、油脂及血清有机物的干扰,适合复杂环境消毒。
首选复合有机酸1:500和过硫酸氢钾1:400进行环境消毒。全场实行舍内酸化,舍外碱化的消毒方案,配合火焰消毒,重视阳性猪只所在和经过的环境,充分降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
同时,全场进行环境检测评估和实时监测,为洗消做方向性的指导。特别注意的是,在Y场拔牙过程中,其中该场经过多次拔牙,但陆续出现阳性猪只,通过环境检测其粪沟为阳性,而猪场中老鼠随处可见,分析其原因,老鼠从粪沟中穿行将病毒带到料槽和饲料中,从而引起零星的散发,通过粪沟加入火碱消毒配合场内外全面的灭鼠,最终该场得以有效控制。
保护易感动物
非瘟疫苗的缺失,给保护易感动物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对健康猪只的保护,主要强调增强免疫力,抗应激,以及中药的配合,不断提高非瘟的感染阈值,从而达到保护易感动物的目的。在拔牙过程中,笔者主要推荐爱维安(中药氨基维他)和七清败毒颗粒的合理添加。
笔者通过走访市场,据不完全统计,长期使用爱维安(中药氨基维他)的猪场,其非瘟发生率低于该地区非瘟平均发生率,以山东聊城,河南商丘,江苏盐城最为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是:
首先与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补充对免疫力、抗应激方面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其次艾叶,刺五加等中药对排毒解毒,调达肝肾有一定影响;
最后其中的硫酸锌对粘膜的修复,有效建立完整的免疫屏障,增加了病毒从粘膜进入血液的难度。
七清败毒颗粒主要针对于非瘟在中医上湿热证和血分证,进行清热燥湿凉血的辩证预防。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传染病的三要素,结合第三方评估、笔者防非成功案例经验,综合展开对非瘟精准清除关键点的阐述,其中科学的检测和监测,饮水酸化,环境消毒以及提升猪只感染阈值是拔牙最为关键的举措。除此之外,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科学的管理与方案执行,以及积极应对非瘟的心态,都是尤为重要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