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的免疫程序怎样安排(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策略)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220

猪瘟是目前猪场普遍存在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对世界各国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 本文以猪瘟抗体检测报告为例展开讨论,以供广大养殖户朋友参考借鉴。

抗体合格率

注意,合格率并不等于阳性率(阻断率,Blocking%),在IDEXX猪瘟抗体试剂盒中,Blocking% ≥40%即判定样品为阳性,说明有猪瘟抗体存在,但是有猪瘟抗体存在并不一定代表有保护性,只有Blocking% ≥50% 的样本可认定为产生保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阻断率越大临床保护效果越好。

变异系数(CV)

变异系数 CV 是衡量一个猪群抗体值均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低可以反映猪场在抗体水平的整齐度,可以由此来评估疫苗免疫或者感染情况,为猪场整体疫病防控提供参考。如果 CV≤30% : 代表抗体水平稳定,免疫效果良好。如果 30%<CV≤50% : 代表抗体水平一般。如果 CV>50% :代表抗体水平差异性大,整齐度不好,需要调整免疫程序或者找其他原因。

送检样品猪瘟抗体结果

规模化基础母猪2000头,仔猪出生即伪狂犬滴鼻,2周龄免疫圆环,4周龄免疫猪瘟,本次送检3周、4周、6周及8周仔猪血样40份。

规模猪场的免疫程序怎样安排(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策略)

▲送检样品猪瘟抗体结果

结果分析

规模猪场的免疫程序怎样安排(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策略)

▲猪瘟抗体的保护率和阳性率


规模猪场的免疫程序怎样安排(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策略)

▲猪瘟抗体各阶段的离散度

由上图可知,该仔猪群体在28日进行过猪瘟疫苗免疫,正常免疫11-13天后会产生抗体,但是从实际结果可知,6周龄仔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仅有20%,保护率仅有10%,且CV值高达69%,远没有达到疫苗免疫的效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母源抗体影响;②疫苗免疫时间不对,造成出现空白期;③所用疫苗质量不行,导致免疫效果较差。

因此,建议该猪场调整猪瘟免疫程序,改为21天免疫猪瘟疫苗,一个月后加强免疫,并选用高效果的猪瘟疫苗。

“惠瘟宁”的优势和特点

耐热保护剂,效力更稳定:采用新一代耐热保护剂2~8℃保存,有效防止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抗原损失;实现疫苗和稀释液等温保存,确保等温稀释,保证免疫效果。生产工艺稳定,有效保证了同批次和批次间产品的稳定性。

抗原含量高,效果有保证:采用双重标准检测抗原含量,确保每头份抗原含量≥30000RID,TCID50≥105.0,可有效突破母源抗体干扰,所有阶段猪群每次免疫只需1头份。

抗原更纯净,免疫倍安全:全程荧光定量PCR监测,确保无BVDV等外源病毒污染。低血清培养、多级过滤严格控制疫苗质量,成品更纯净,免疫倍安全。

圆支可稀释,减负又增效:采用先进的生产、纯化和冻干工艺,抗原含量更高、疫苗更纯净安全,使用惠中生物“圆支”二联疫苗稀释后联合免疫可协同增效,减少免疫次数和工作量。

标签: 规模猪场的免疫程序怎样安排 规模化猪场的免疫程序方案 规模猪场疫苗免疫程序参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