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某猪场的产仔舍发生一起以关节炎、神经症状、呼吸困难、皮肤发绀为特征的疾病,通过临床病学,病理学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和猪瘟混合感染。
一、发病情况
该场有基础母猪400头,产仔舍发病单元有产仔母猪20头,产仔215头,发病120头,发病率55.8%。据场长介绍发病前一天,气温突然下降而未能及时采取保温措施,第二天便有仔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背毛粗乱,继而有关节肿胀和精神症状出现。当时猪场技术员诊断为链球菌感染,用大量的青霉素、链霉素、阿莫西林、先锋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治疗,病情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更加严重,治疗3天后出现陆续死亡,后来经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和猪瘟混合感染,但在治疗是已耽误了最佳时机,死亡了70余头,发病死亡率近60%。
二、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0.5-41,5°c,继而出现关节肿胀,跛行并咳嗽或打喷嚏。严重者鼻孔流血丝,部分猪表现出头向后仰,四肢呈划泳状运动的精神症状,最后呼吸急促,已有明显的腹式呼吸,耳尖腹部及大腿内侧出现紫斑或紫点;两眼分泌物增多,少数病猪眼睑粘连;大部分病例排灰色或绿色稀粪。
三、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心脏肥大,心包积液并含有纤维渗出物;胸腔积有较多纤维渗出物,严重的肺脏已和胸腔粘连,肝脏肿大,质脆表面附有纤维渗出物;脾脏肿大,边缘有梗死,膀胱有针尖出血点,肾表面及肾乳头有出血点,淋巴结肿大切面沁润有出血,部分呈大理石样。脑膜表面出现或充血;关节腔积有大量透明黏稠的液体。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学诊断,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为副猪嗜血杆菌和猪瘟的混合感染。
五、防治措施
1、对该产仔舍全群仔猪用猪瘟细胞苗免疫,免疫剂量每头仔猪4头份,同时对初生仔猪进行0日龄猪瘟免疫,免疫剂量每头2头份,1小时后再吃初乳。
2、对发病仔猪及母猪与健康猪隔离,同时对仔猪注射20%氟苯尼考5-6毫升或强力霉素针剂,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在母猪饲料中添加10%氟苯尼考1.2千克+益力清(中药发酵活菌制剂)60千克/吨,保育、育肥猪添加1.5千克+益力清50千克/吨。
3、加强对猪舍粪尿的清理,地面上撒一层石灰乳,同时用臭氧消毒仪进行空气消毒。
六、讨论与分析
1、猪瘟的隐形感染、持续性排毒是发生猪瘟的主要因素。猪瘟病原检测,尤其是基础母猪的检测,第一年2次,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可检测一次,淘汰猪瘟病原阳性的母猪是清除该病的关键,同时也要猪瘟的免疫,使仔猪能够得到较高的母源抗体。
2、天气突然变化,保暖措施未能及时跟上,这给仔猪造成很大的应激,而副猪嗜血杆菌有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各种诱因都可诱导发病,精神症状一般产仔舍仔猪才可能发生,又加上关节肿胀很容易误诊为链球菌,所以对疫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仔猪发生副猪嗜血杆菌,母猪应携带该原,虽然产前一周饲料中已添加10%氟苯尼考400可克/吨,但药量过小,不仅未能消除病原,反而使病原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治疗起来更加困难,所以保健一定要科学合理。
4、早期预防是切断疾病传播的关键,初生仔猪抵抗力较差,0日龄免疫猪瘟能够使其较早获得猪瘟的免疫力,抵抗环境中该病原的侵袭。
第四代中药发酵制剂 益力清
臭氧消毒仪在预防猪瘟疫和病害的技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