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泥鳅要具备什么条件怎么养视频 泥鳅不得阳光可以养殖吗?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929

您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养泥鳅要具备什么条件怎么养。我们精心整理了3个关于养泥鳅要具备什么条件怎么养的详细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泥鳅不得阳光可以养殖吗?
  2. 泥鳅的养殖方法?
  3.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

泥鳅不得阳光可以养殖吗?

不行,泥鳅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阳光太亮不行,泥鳅会死的,无法存活,还有就是泥鳅是下雨之后就会出现的,在阳光就会死的,因为 因为泥鳅不适应阳光光线太亮的地方,阴暗潮湿是它们生存,生活的地方,但在下雨之后,泥鳅须需要空气和水。

没有阳光的地方可以养泥鳅。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1、投放鱼苗,需要先往鱼池中施加一些腐熟的有机肥,再将泥鳅苗放入池塘中。

2、选择场地:选择泥底的鱼池,养殖的时候,向鱼池里喷洒生石灰,进行消毒。

3、定期巡查:每天巡查一次池塘,及时换水注水,及时捞出染病的泥鳅。

4、饲喂:喂养的时候,需要给其提供豆饼、酒糟、麦麸等饲料。

泥鳅不用阳光可以养殖,因为泥鳅生活在有泥的水里。小时候我们抓鱼的时候,往水底下摸,摸鱼。摸到泥时才能摸到鱼。回家"食用时,还得把泥鳅放入干净水里,叫它把泥吐净,才能做着吃。要不特别埋汱。所以它不需要阳光,它生活在水底下。水底它见不到阳光。

泥鳅的养殖方法?

1、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2、养殖方法

泥鳅在夜间才会捕食活动,养殖时可以在上午八点以及下午三点为其提供食物,以鱼虾、昆虫、水蚯蚓、豆饼、豆渣等食物为主,且喂食三小时后,要为泥鳅清理池塘,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

3、注意事项

泥鳅不喜强光,在光照过于强烈时要为其搭建遮阳网,维持泥鳅的正常生长,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气泡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养殖时要定期使用木棍搅动池底,将水中的有害气体排出。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

泥鳅的人工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场地选择:泥鳅养殖需要在静水区域进行,选择场地时需要考虑水质良好、水深适宜、水域环境等几个方面,最好选择水质清澈、无污染、水深适宜、面积适中的池塘或水沟。

水质选择:泥鳅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避免水质恶化。最好选择井水、泉水等地下水源,或使用净化水进行养殖。

池塘消毒:在放养泥鳅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采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泥鳅放养:选择体格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进行放养。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水域条件、泥鳅规格、饲养管理等因子确定。一般每亩可放养体长3~4cm的夏花泥鳅100~150朵,体重20~25g的成鳅1000~1500尾。

饲料投喂: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可投喂植物性饵料如麸皮、糠饼、豆饼等,动物性饵料如鱼粉、血粉、动物内脏等,也可投喂配合饲料。投喂时需遵循“四定”原则,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

水质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经常检测水质并进行调整,以确保泥鳅生活在最佳水环境中。一般每10天需要更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1/3左右。

疾病防治:泥鳅常见疾病有赤皮病、打印病、气泡病等,需要定期进行预防和治疗。平时要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泥鳅受伤,发现疾病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捕捞和运输:泥鳅在市场上价格较高,捕捞时需要采用合适的网具进行捕捞,尽量避免泥鳅受伤。如果需要长途运输,需要注意降温保湿,以防泥鳅在运输途中死亡。

以上是泥鳅人工养殖技术的主要步骤,希望能对您进行养殖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养泥鳅要具备什么条件怎么养的全部内容,希望这3个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问题,欢迎随时关注我们的网站。

标签: 养泥鳅要具备什么条件怎么养 泥鳅 养殖 具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