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部队编制怎么考。我们精心整理了4个关于部队编制怎么考的详细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军犬有编制吗?
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中有军犬的编制。军犬定位为特殊战斗员、军队战斗力的组成部分和不可替代的军事力量资源。这意味着,我军军犬的使命任务将从警戒、巡逻、搜救等传统常规用途,向遂行作战、反恐维稳等领域拓展。
考进军校就有国家编制吗?
考入军校录取后,1个月左右会有一次复试,复试及格就是正式学员了。 按照军队编制,享受学员待遇,军衔通常是准尉,这个在正式军衔上没有,但是学员证上是这么写的。 注意是军队编制,不是国家编制也就是说不是公务员编制。
红军是怎样编制的?
几部较大妁红军编为一至八军。这是红军史上的第一次统一规划。4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全国红军按地城组成军团,一为“湘鄂赣交界处的三、四、五等军”;一为“湘鄂边界的二、六、十等军”;还有一个是“闽粤桂十一、十二、七等军”(《中央军委军事工作计划大纲》1930年4月15日)。
红一方面军的形成:1930年8月23日,红军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随即组成了红军第一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的形成: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要求全国红军的军团和方面军都取消,统编为一至七军,鄂豫皖地区的红军按统一规划被编为红四军。后来因为军事指挥的需要,当时红四军和新成立的红二十五军合攻黄安县城,为便于统一指挥而成立了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的形成:
1932年秋入川的红四方面军也发展为5个军,共8万人。作为主力红军除此两部外,尚有红二、六军团。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遵照中央指示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红三方面军未形成的原因:
1933年秋,中央军委也曾有过把新成立的七、八、九、十这四个军团合编为第三方面军的计划,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由于这四个军团一部分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一部分跟第一方面军参加长征,所以合编计划未能实现
秦朝的军队制度以及军中编制和部门都有哪些?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但它给后世却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宝藏。
比如郡县制、万里长城、度量衡等等,其中绝大部分都被汉朝给继承了下来,秦朝兵制也是如此,同时它也是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秦朝制度之一。
秦朝军队制度和军中编制部门
首先是中央,秦王嬴政首创皇帝制度,并规定由皇帝执掌全国最高军事权力,全国各地军队的调度和将帅兵权的授予,都以皇帝的虎符为凭证。
当然皇帝日理万机,也不可能老是看着几十万大军,所以在皇帝之下,特设了一个职位来帮助皇帝处理军务,也就是三公之一的太尉一职了。但太尉虽然作为全国武官老大,却只有带兵权而没有调兵权。
同时中央还设有郎中令、卫尉、中尉等职,规定郎中令负责皇帝警卫,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卫尉率军驻扎于皇宫四周,负责宫门守卫和巡逻;中尉的部队驻扎在京城内外要点,负责首都安全,是秦军的主力部队。所以一般来说,“尉”的职责就是带兵和守卫,只不过守卫的地区有区别而已。
所以秦朝的军队编制是:皇帝贴身部队(郎中令和卫尉负责)、都城守卫部队(中尉负责)、边防部队(边郡都尉负责)、郡县地方部队(郡尉和县尉负责)这四部分组成,此外还有刑余军,这是从商周时期就有的特殊部队,由囚徒组成,平时壮壮胆,危急时也能打出一场漂亮的胜仗,保家卫国(比如少府章邯以刑徒军镇压秦末起义)。
而在秦军中,以部曲制为主导,每部下设若干曲,每曲下管辖千人(长官为二五百主)、五百人(长官为五百主)、百人(长官为百将)、五十人(长官为屯长)、五人(长官为伍长)等。陈胜、吴广起义时,他们的身份就是屯长。
秦朝的兵役是征兵制,规定男子十七岁就需要到国家机关登记,承担服兵役的义务,一直到六十岁退休。由于秦朝经常大规模地用兵,这种本来就苛刻的征兵制更是形同虚设,秦朝经常是无限制地强行征兵,同时为了满足皇家用度和军队供给,又是无限制地强征不服兵役的农民,修宫殿、建陵墓、筑长城。
比如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任嚣率50万大军南下百越,修筑骊山陵墓使用囚徒和奴隶70余万,筑万里长城用民力40余万。据不完全估计,秦朝服各种杂役的人每年都在300万以上。秦朝看重军功,但不知与民休息,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直接冲垮了秦始皇耗尽心血所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以上就是关于部队编制怎么考的全部内容,希望这4个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问题,欢迎随时关注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