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家庭菌菇养殖。我们精心整理了3个关于家庭菌菇养殖的详细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菌菇棒的养殖方法?
处理菌棒:将菌棒外层的塑料膜剥掉,保留内层的塑料层,用针筒注入清水,让菌棒充分吸水。没有针筒可以在水桶接满水,水位深度完全淹没菌棒,浸泡一天后捞出。
种植环境:准备密封的盒子或者盘子,用清水洗净并消毒,将菌棒放入容器中,把容器放在阴暗、无光且潮湿的环境中,每天中午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有利于菌菇生长。
采收方式:菌菇长满菌棒就能进行采收,采收后向菌棒上喷水,保持空气湿润,等待菌种恢复生长后就能再次长出菌菇。注意一个菌棒最多可以采收三次,但管理得当时能够多采收一次。
注意事项:菌棒种植期间要保证环境完全阴暗,接受光照时菌菇生长不良。而且每天中午需要向菌棒上喷洒清水,增加空气湿润度,过于干燥时长势较差。夜晚可以放在室外,清晨之前收到室内。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蘑菇菌包家庭种植步骤?
1.盆土消毒:种植蘑菇菌包时,使用多孔花盆作为器皿,并选择疏松透气的营养土作为基土,并对盆土暴晒消毒。
2、栽种菌棒:将菌包掰成两半,一半埋入土壤中,另一半掰碎后填入菌棒和土壤的缝隙。
3、喷水保湿:每天喷洒一次水分,保持土壤潮湿。
1.种植蘑菇菌包时,可以使用排水性较好的多孔花盆作为器皿,并向其中填入疏松透气、矿物质丰富的营养土,为了让蘑菇更好的生长,栽种前可以对盆土进行暴晒消毒,清除其中的虫卵和病菌。
2、栽种菌棒
将蘑菇菌包外侧的塑料膜去除,然后从中间掰成两半,将剖面朝上,埋入事先准备好的盆土中,再将剩余的一半菌棒掰成碎块,填入菌棒和土壤之间的缝隙里,最后向上方覆盖一层薄土即可。
3、喷水保湿
蘑菇喜湿喜温暖,在养殖期间要每天向土面喷洒一次水分,保持环境的潮湿,促使菌菇长出,而且养殖温度不宜高于20度,以免蘑菇受热生长不良,无法顺利出菇。
牛粪如何养殖菌菇?
传统的双孢菇制种技术成本高,成功率偏低,菌丝不易长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种易老化2000年夏季,我们采用了牛粪、锯末堆料发酵技术进行双孢菇制种,制母种的成功率达99.9%,制原种的成功率达98.1%.制栽培种的成功率93.2%。
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2~3天。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0.3%的碳酸氢铵、2%的磷酸二氢钾、约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匀后,pH值为7.5~8)、2%的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68%~70%。然后建高1米、宽1.2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计。当温度上升到75℃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时间约为10 天)。每次翻堆前,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在发酵过程中,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一般翻堆4~5次,时间间隔为10、9、8、7天。若时间来不及,可翻堆3次。发酵完后晒干备用, 发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办法: (1)料堆不升温或升温缓慢。锯末发酵不如秸秆升温快,若发现升温较慢,可适当加入碳酸氢铵,调节碳氮比,促其升温。若温度能升到60℃以上,则不必调节。(2)料堆中下部变成黑褐色,有异味。这种现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过大或过实,应抓紧翻堆,翻堆后打孔通气。配制培养基 将麦粒煮透后,加入麦粒体积1/4左右的锯末发酵料,然后加人生石灰,将pH值调至7.5~8。按干麦粒的重量,加人1%~2%的轻质碳酸钙,拌匀后装瓶。锯末料必须细碎,不能有大块,防止因块内干心而导致灭菌不彻底装瓶时要将料充分混合。装瓶时瓶子要放正,不能过度倾斜。否则,装瓶后麦粒偏向一侧,锯末偏向一侧,装料后接入菌种。以上就是关于家庭菌菇养殖的全部内容,希望这3个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问题,欢迎随时关注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