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养鸭的今天一定得看,这样能少走很多歪路,只有准备工作做好,我们才能做到成功养鸭户,才能从中获得很高的利润。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前,把鸭舍内的污水、污物、鸭粪、垫料清扫干净并进行彻底的消毒。
2.进雏前,对消毒好的鸭舍进行通风干燥。
3.进雏前2天,准备好育雏所用的工具、器具、垫料、开口料、饲料、开口药、抗体等,尽量避免进鸭后频繁外出。
4.进雏前1天,点炉试温,在雏鸭到达前达到30-31℃。
5.雏鸭到达前30分钟,要把凉饮水、事先加到饮水器中去,以便小鸭喝到和舍温温度差不多的水,避免冷水导致雏鸭腹泻。
6.准备好饲养日志,做好管理、防疫记录。
二、饮食管理
1.先饮水后开食。确定准确来鸭时间。提前准备好多维或VC、开口乐等。
2.育雏期50-60只/个饮水器,后期约4只/乳头
3.让每只雏鸭在饮水后最短时间内吃饱料,不断的刺激食欲。
4.入雏4小时内,要不停驱赶观察,发现有呆立,闭眼,驱赶也不动的鸭子必须重新引导饮水。
5.观察鸭子每天饮水情况,饮水器内水不要一次加太多,要少加勤添,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水质很快会恶化。
6.驱赶鸭子时要注意脚周围是否有鸭子,要慢慢来,不可用脚踢鸭子。
7.在喂料时挑出弱小鸭、不采食的鸭,放入残鸭栏,人工助饮并喂料,可极大程度降低死淘率。
三、温度管理
1.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小鸭的绒毛短、体温调节能力差,既怕冷又怕热,特别是怕冻,寒冷季节,鸭舍应提前1天预温,温暖季节可于当天开温。
2.七天内的雏鸭体温调节能力差,对温度变化敏感,在育雏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好舍温,不能忽冷忽热,每天的温差波动不宜超过3℃,夏季棚舍安装有水帘的,应在15天之前禁用,15-20天根据情况开始慢慢启用。
3.温度控制原则:饮水前温度不超过29℃;目的防止雏鸭脱水;饮上水后温度控制在30-32℃(温度计高度与鸭背持平);高温与低温都会严重影响食欲的刺激;
4.育雏鸭的温度以鸭的行为为准,如小鸭靠近热源或扎堆取暖,则意味着温度偏低;如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增加,则表示温度过高;温度适宜,雏鸭精神活泼,食欲良好,身体舒展,分布均匀,安静不噪。
四、通风管理
1.通风的原则是:不能让贼风直接吹到鸭子身上。夏季来鸭苗时若天气炎热,1-3天适当通风,之后可逐步加大通风量。
2.通风时需与温度相结合,在白天气温较高时,可开启天窗或窗帘上部分短时小面积通风,天气一旦转凉,关闭出风口。
五、湿度管理
湿度是所有可控条件里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育雏前期的成活率问题。前7天的湿度应引起足够重视。
1.第一周内湿度不能低于65%,否则雏鸭脱水。
2.提高湿度的主要作用:预防呼吸道病的发生,有利于雏鸭上呼吸道粘膜的良好发育,同时也预防脱水应激。
3.湿度大的危害:湿度大,垫料发酵,氨味大,诱发角膜炎(泪眼);湿度大,是诱发浆膜炎、大肠杆菌、鸭群腹水等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六、防疫管理
1.肉鸭防疫流程请参考往期文章:有了这个养鸭不求人,最全肉鸭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值得收藏(咨询我,获取防治方案和免疫程序)
七、应激管理
应激是指一切不利于肉鸭生长的自然的、人为的因素,避免或减少应激是保证肉鸭健康发育的前提。
1.温度不能忽高忽低,要均匀。
2.密度不宜过大,要均匀。
3.舍内不可太干燥或太潮湿。
4.舍内通风良好,不可有太大的氨臭味,保证充足的氧气。
5.不能让生人入舍,饲喂人员衣着要固定,以白色和天蓝色为宜。
6.不能有贼风入舍,易诱发呼吸道病。
7.光线不宜过强,停电时不可用手电照射。
8.鼠、鸟不能入舍,以免偷食饲料传播疾病。
9.肉鸭换料期应有3天的过度期,切忌突然更换饲料,以防造成应激,从而降低鸭群采食量而影响增重。
10.经常看天气预报,避免因气候突变而措手不及。
八、卫生管理
1.饲料饮水的卫生要保证,特别要注意饲料在存放过程中避免被鼠、鸟盗食,避免发霉变质,水要用凉饮水、深井水或消毒处理。
2.饲喂饮水器具高度要适宜,水线和头部高度一致,料线和背部高度一致,并保持清洁。
3.舍内不能有蛛网,墙上不能挂灰尘,灯泡、灯管要擦干净。
4.不能在鸭舍周围乱扔放污物,乱埋死鸭,乱倒污水,解剖病死鸭要远离鸭舍。
如果想了解更多养殖信息关注或私信教你怎样解决养殖问题,一次咨询终身免费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