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孟州市今日猪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孟州市今日猪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年后玉米行情低迷,有人说3、4月份能涨价,这靠谱吗?你怎么看?
年后玉米行情低迷,有人说3月份能涨,靠谱吗?
过了年以后,随着玉米企业的陆续开秤,行情出现了涨跌交替,涨少跌多的格局,尤其近几天,玉米价格出现了连续的下滑,这着实让一些手里还有粮的朋友心里没了底。截止2月21日,东北的吉林燃料乙醇等10余家企业下调5厘-1分不等。那么接下来的行情会怎么走呢,市场上有很多观点认为3、4月份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到底靠不靠谱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根据对市场的观察,导致年后玉米走势低迷的主要原因基本上都是短期的,一是年前东北玉米出售数量较少的问题,由于去年“地趴粮”和“二、三类苗粮”质量不好,出售缓慢,导致有四、五成的玉米在年后出售,出现扎堆卖粮的现象。二是中美贸易搓商结果很难猜测,存在的不确定性让市场承压。
三是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国内生猪出现持续下跌(有数据显示,截止1月份,全国生猪存栏总量比上月下降5.7%,同比下降12.62%;可繁母猪存栏量比上月下降3.56%,同比下降14.75%),对饲料玉米的消耗有所下降,对玉米行情有一些影响。从这三个因素看,除了猪瘟的影响时间稍长一些外,另外两个只会影响短期行情,所以说3月份出现上涨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二、关于3月份玉米行情看涨的观点,还是比较认同的,预计在上述几个导致玉米下降因素逐渐淡化的同时,玉米市场还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因素。一是进口玉米替代品减少,根据2月数据显示,2018/19年度大麦和高粱等玉米替代品进口预计减少758万吨,进口数量为500万吨。因为进口玉米只有720万吨的配额,所以玉米替代品进口大幅度减少对玉米价格十分有利。
二是玉米工业消费、深加工消费等增加,而2018年总产下降,玉米缺口在2760万吨,比去年缺口增加了1223万吨,同时今年的玉米库存也比去年明显下降,只在0.79亿吨。三是今年国家鼓励发展大豆,预计玉米面积会下降,年末总出现下降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从这三点看,我们认为不仅3、4月份玉米能涨,而且在8、9月份之后,玉米还有上涨空间。
综合分析认为,题主的观点还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愿市场能随人愿,3、4月份价格涨起来。对于农民手里的玉米,潮粮不建议继续留下去,应该赶紧出手,干粮可以持粮观望,后期价格会好起来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年后玉米行情低迷,有人说3、4月份能涨价靠谱吗?你怎么看?
“不涨则已,一涨冲天”,现实中的玉米价格也是如此,虽说近期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呈现出“三连跌”、甚至有地方出现“五连跌”行情,并不是整个趋势的改变,而是上涨途中的下跌调整而已,所以说后期的玉米上涨行情并没因此而改变。
玉米目前的市场均价每斤9毛多,东北地区价格偏低一些每斤8毛多,考虑到每年春季3、4月份需求高峰期,价格出现松动上涨的迹象会比较明显,特别是在临储玉米拍卖之前,必定会出现一波疯涨行情。这也是编写看好三、四月份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编写还认为,玉米价格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玉米产量变化是导致其价格出现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2019年三、四月份的玉米供给是18年的收获的,由于如今正大规模调整农产品结构,玉米种植面积大范围减少,在基层农户的种植态度不积极,也大大影响了18年甚至19年的玉米轮种面积,产量的下降直接有利于玉米的涨价,特别是春季时期市场热情高涨,大规模采购玉米成家常便饭,涨价行情可以期待。
其二,玉米的进口份额以及及时性。虽然说进口玉米的量720万吨与一年的玉米消费量相比不占优势,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具体细分到某一时间段、某一地区,那么影响面还是挺大的。特别是2018年12月份时,由于山东各玉米深加工企业及时从国外进口了近60万吨的玉米,缓解了山东当地玉米的供给紧张局面,导致山东当地的玉米价格有下滑恩松动,进而影响了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走势。如果3、4月份的玉米没有进口玉米的影响,那么玉米在3月份大涨将不可避免。
玉米自身的因素,质量的好孬以及玉米仓储能力的变化。玉米的含水量越高价格会越低。作为基层玉米种植户,如果对玉米的行情把握准确,而且能判断未来的走势,无论玉米行情如何,均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黎明前的黑暗”,年后玉米价格的走势的确让不少农民有点心慌,东北地区售粮进度整体推迟,很多农民把希望放在年后,但等农民售粮时,却发现价格不断往下掉。2月21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部分地方玉米价格下调10—20元/吨,2月22日吉林大部分地方玉米价格再次下调10—20元/吨,黑龙江地区玉米收购价为1520—1630元/吨,吉林玉米价格为1610—1700元/吨,辽宁玉米价格为1650—1720元/吨,山东玉米价格为1810—1870元/吨。深加工领域玉米价格起伏不定,贸易商观望情绪浓,饲料企业因非洲猪瘟影响,基本上是随采随用,囤货的很少。年后玉米价格低迷,有人说3、4月份能涨价,这靠谱吗?你怎么看?微尘微视界认为短期玉米价格难好转,但下跌空间有限,后期还有回暖机会,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玉米主产区集中售粮影响当前玉米价格
2018年在东北地区春耕播种时遇到干旱天气,使得玉米出苗影响很大,后来进行补种,导致后期玉米采收期整体推迟。年前一些想变现的农民售粮相对积极,但在玉米主产区,很多农民把希望寄托在年后,认为年后玉米价格会上涨,可实际上年后玉米价格并未走强,原因就是年后很多农民家里的地趴粮需要出手。2018年在东北地区,气温整体明显高于往年,暖冬给玉米储存带来很大困难,过了元宵节后,农民卖粮积极性一下子提升上来了,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从供求关系上看,玉米供应量明显增加,现货玉米价格自然难上涨。
二、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加大,有利于提振玉米价格
从2018年开始,国产大豆的地位不一样了,原来我国大豆消费每年需求在1亿吨以上,而国产大豆的产量不到1600万吨,将近90%大豆需要进口。为了扭转这一现象,国产大豆就开始提振,比较明显的是2018年突击种植大豆,大豆生产者补贴大幅度提升,如黑龙江地区,2018年大豆生产者补贴为320元/亩,玉米生产者补贴只有25元/亩,2019年大豆种植面积会明显加大。为何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会有利于玉米价格上涨呢?这原因主要还是主产区种植玉米和大豆,二者只能种其一,种了大豆就不能种玉米,种了玉米就不能种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对未来玉米价格来说,是好事,意味着后期玉米价格有望上涨。
三、临储玉米拍卖推迟,3、4月份将是售粮机会
2月份只剩下六天时间,从当前情况看,玉米价格很难有大的表现,基本上保持弱势行情,毕竟年后农民收粮积极性很高,短期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玉米价格自然难上涨。为何3、4月份玉米价格有望上涨?主要因素是地趴粮集中供应后,农民售粮进度会放缓,市场供求关系会发生转变,3月上旬之前基本上是地趴粮行情。从目前多方了解到的情况,今年玉米临储拍卖会推迟,并且拍卖底价有望提高,这有利于促进现货玉米价格上涨。一旦进入5、6月份,玉米价格将出现波动,原因是临储玉米拍卖,虽然去年去库存效果明显,但在临储玉米拍卖来临时,短期还是有一定冲击的,为了避免玉米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农民在3、4月卖粮将是售粮机会。
四、玉米深加工企业补库需求将一定程度上影响玉米价格
通常情况下,玉米在两大方面需求量较大,一个是玉米深加工企业,另一个是生猪养殖行业,今年非洲猪瘟虽然有所减弱,但很多养殖户还是不敢轻易补栏,使得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明显下降,这就对玉米饲料需求产生很大影响。当前对玉米需求仍比较大的是玉米深加工企业,年前不少企业库存充足,备货相对较少,随着生产消耗,会有一个补库过程,这样的补库需求有望带动玉米价格上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补库需求很难带动普涨行情,毕竟每家备货能力不同,生产消耗的玉米量也有差异,补库需求对现货玉米价格影响有限。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会适当的进行提价,这样可以吸引人气,加快提升收购量。
总之,年后玉米价格走低,部分地方甚至跌跌不休,但下跌空间也是有限的,很多农民在卖玉米时有个习惯,当玉米价格上涨时,惜售心理会比较强,认为还会上涨,一旦玉米价格不断走低,农民容易出现恐慌,会加速出手,从而使得市场供应量较大,玉米价格反而更低。上半年比较理想的售粮机会,基本上是在3、4月份,农民得结合自身条件,合理安排好售粮节奏,避免集中售粮。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年后3、4月份玉米价格能否上涨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传递快乐,分享知识!感谢关注本头条号“微尘微视界”,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对于今年的玉米行情,大家也是盼涨心切,年前盼望着年后能够上涨,谁知年后依然未能实现价位上涨,而今则又期盼着三四月份价位能够上涨,而今再过一周样子也就要到了三月份了,那么接下来的三四月是不是能够迎来大家期盼中的上涨呢?下面科学兴农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本人的观点。
近期行情
过年之后,玉米价位也算是有涨有跌,但是总体而言,涨少跌多,而最近几天玉米价位则呈现了连续下滑态势,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报价则有每吨10-20元每吨不等的下滑幅度。价位也跌至了没吨1600元。而以有着玉米风向标著称的山东玉米价位也出现了不等幅度的回撤,潍坊玉米价位集中在每吨1934-1944元每,同上周相比已经下跌了6-30元不等的幅度。
之所以出现如此情况,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近期国内气温逐步回升,地趴粮存储难度较大,而年前农民售粮进度缓慢,导致近期集中出货,市场短期内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的情况。自然在近期玉米加工企业到货充裕的情况下,玉米行情也就难以上涨了。
三四月价位上涨概率大
对于三四月份的市场行情本人还是比较乐观的,尽管如今市场连续下滑的走势打消了不少人对于未来市场走势不太看好,但是上面我们也有分析,以上只是短期性的利空,不可能会对未来的市场前景形成持续性的影响,科学兴农认为在接下来的三月份有这么几点消息足以支撑玉米价位走高。
首先,三月份也是春耕开始的月份,国家鼓励大豆种植相关文件即将出台,挤压玉米种植面积,支撑玉米价位走高。这也是吸取去年的经验与教训,今年政府对于大豆的重视程度绝对是空前的,虽说如今大豆供给已经基本正常,但是维持我国粮食结构均衡,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的步伐却并未止步,加大大豆种植面积绝对势在必行。
其次、市场余粮减少。总体上来说,今年市场售粮进度相比往年慢了许多,这也导致了售粮潮略有滞后,在元月份至二月份两个月售粮高峰,农民手中的粮食仓位也将大大下滑,因此在接下来的三四月份,市场供给状况相对有趋紧可能,支撑玉米价位走高。
其三、临储暂时不会启动。根据往年的情况,临储拍卖启动时间一般在4-5月份,去年三月下旬陆续开始启动了临储拍卖,但是量也很低,而今年临储库存量也仅仅7500万吨左右,拍卖压力大大降低,因此启动时间预计不会太早,支撑三四月份价位走高。
综上来说,今年三四月份的市场环境还是不错的,较大概率可能会出现上涨行情,但是随着天气转暖,尤其是地趴粮储存难度也更加的大,对于持续存粮的农民朋友来说,是一个博弈性问题,科学兴农在此建议,如果没有很好的存储条件的话,早点售粮或许为上策。
我们很多人都是估计,根本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瞪眼说瞎话,现在已经是3月末了为什么不涨价呢?难道要到4月份吗?现在玉米很难涨价了,前期玉米价格稍微贵一点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因为东北玉米水分大,不能销售,暂时玉米价格会贵一点,一旦东北玉米晾干会马上降价,事实确实是这样。
现在马上我们要从美国进口玉米,国内玉米涨价的希望越来越小,基本无望,进口的玉米价格更便宜,所以国内维持0.88--0.9已经很好了,突破1块大关基本无望,所以老百姓不要在等待了,实时销售就行,弄不好有可能会降价,但是涨价的希望是没有了。
现在大家看看鸡蛋的价格,玉米还有希望吗?猪价也是涨幅不定,所以玉米涨价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随着进口的开放玉米涨价基本无望。
老百姓一直在等待,希望涨价,但是很难的 ,鸡蛋价格下滑,生猪价格飘忽不定,根本没有涨价空间,所以大家不要在等了,实时销售是对的,再说放的时间久了损耗很大,抓紧清仓。
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跌5天,玉米大范围上涨,什么情况?
回答楼主提出“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续5天跌,玉米大范围上涨”的问题,就可以看清为何生猪价格上涨的根源。
尿素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尿素包括所有化肥持续上涨,推高了玉米等粮食生产成本,推动了玉米等粮食价格的上涨。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价格上涨,又推高了生猪养殖成本,必然推动生猪市场价格的上涨。尿素等化肥产品、玉米、猪价三者相互影响,互相关联。源头主要在于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上涨,带来尿素等化肥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价格上涨。
近几年来,我们都看到,石油、煤炭等能源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必然推高尿素等化肥生产的原料、运输成本增加。尿素等农业生产资料,不仅是目前才上涨,近几年来都在上涨。进入秋冬季以来,是秋冬季农业生产的季节,接着又是春耕备耕的时节,这是尿素等化肥使用量较大的季节,加之尿素等化肥生产成本在增加,尿素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也看到,其他什么都在上涨,尿素等化肥产品不可能不涨。
随着化肥、种子、农药、农膜、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上涨,必然推高玉米等粮食生产成本,加之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粮食进口量减少,供求矛盾越显突出,必然带来玉米价格的上涨。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价格上涨,又在推高生猪养殖的成本。在今年5月份以前,中小型养殖场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养殖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加之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肉类产品进口量减少,也带来生猪供应总体不足。
楼主说:“猪价连续5天跌”,但我们可以看到,11月份以来,生猪市场处于有涨有跌的状态,近几天来,生猪下跌的面比上涨的面大,但跌幅不大,每天每公斤仅下跌几毛钱,大的也就每公斤1元左右。这主要是国家生猪稳价调控措施的落实和储备肉投放发挥了作用,也与7月以来生猪市场价格上涨,部分中小型养殖场养殖的积极提高,逐步补栏,10月底以来可逐步出栏,使生猪出栏量略有增加也有关系。
目前,中小型养殖场生猪存栏量普遍仍不足,生猪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加之肉类产品进口量仍在减少,而年底至次年春节前又是肉类产品消费的旺季。因此,虽然生猪价格连续小幅度下跌,但我认为,仍不可能大幅度下跌。
这段时间由于煤炭的价格有一定的上涨。毕竟到了冬季是用电高峰。此外由于俄乌冲突,西方国家需要大量的煤炭。从而推高了煤炭进口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尿素的重要原料是煤炭因而尿素的价格跟着上涨也是符合逻辑的。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俄乌的冲突,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化肥出口也受到了交通的限制,供货不畅,在这种情况下,尿素的国际市场价格也有所提高。估计有一部分出口的原因,从而拉动了价格的提升。
猪价最近连续跌了5天,这显然是为了调节前一段时间过快上涨的物价,所抛出的储备猪肉,在储备肉的连续抛售当中,的确起到了平抑猪肉价格的作用。一些猪肉生产厂家想一想,如果压栏时间过久也不合算,所以趁着价格目前还比较有利的时候,也卖出去了一部分。
考虑到随着冬季的来临,天气越来越冷,猪肉的消费量会持续地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稳定猪肉的价格,使其保持稳定不上涨也需要继续付出很大的努力。
至于玉米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主要在于中储粮开始收购玉米了。考虑到这几年备战备荒的需要,储备越来越重视,因此玉米价格上涨也是符合逻辑的。#头条创作挑战赛##杭州头条##俄乌冲突#
作者为高级#策划##经济师#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怎么生活才能开心快乐##在头条看世界##写作##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每天都值得被记录#
原创回答:
尿素上涨猪跌价,
玉米价格行情好。
市场需求看问题,
供求关系价格领。
生产资料尿素精,
打粮种地好肥丰。
产量提升肥壮根,
粮食才有大丰收。
猪肉价格在需求,
户户人人食用需。
供需矛盾上下游,
供大于求价钱低。
玉米用途范围广,
工农牧业都用它。
世界粮食进口少,
国内需求又增长。
需求大于产量增,
市场波动价格兴。
市场决定价格情,
随行就市现实赢。
国内市场整体稳,
稳中求胜行情行。
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跌5天,玉米大范围上涨,什么情况?
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的消费量增加,物价就要上涨,这是正常的。现在是冬小麦和油菜追肥的季节,自然尿素价格就会上涨。中央储备猪肉的投放造成政府猪价格持续下跌。现在是一年中生猪存栏最多的季节,饲料消耗增加,玉米价格就会上涨。
尿素继续上涨,每年到十一月时是速效肥使用数量最多的季节,也是化肥价格上涨的季节。冬小麦在春节前需要追施苗肥和腊肥,小麦苗期是小麦一生中吸肥量最多时期,为提高小麦产量,必须施足肥料,因此,在春节前是小麦追肥季节,小麦追肥需要速效化肥尿素的需求量增加,销售价格自然提高。今年在南方地区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目前也是油菜追肥的季节,在油菜移栽后和开盘期(11月中旬)要进行追肥,也是采用速效肥尿素,在北方地区主要是冬小麦的追肥,南方地区有冬小麦、油菜好其他蔬菜追肥,因此尿素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价格普遍回升,进入农历腊月份后化肥使用量大幅度减少,化肥价格大幅度下跌,也是一年中化肥价格最低的季节, 农历冬、腊月,人们有钱都要用于购置春节货物,购买化肥的消费者是寥寥无几,消费量大跌,价格随着下降,因此,如果有充足的钞票最好在这个季节购买来年需要的化肥,价格低品种齐全。
近年来猪价逢节必降已经形成了一个规律,现在是市场经济,为维持生猪生产正常发展,政府只能采取收储或者投放储备猪肉措施来调控市场猪肉价格,使猪肉价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引起猪价持续下跌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因素,一是中央储备猪肉和进口猪肉的抑制作用,因为养猪人、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都喜欢在逢年过节时间人为哄抬物价,造成猪肉价格大涨,如果猪肉价格上涨过高过快,国家就会出手调控猪价,就会大量投放中央储备肉和大量进口冻猪肉,这样能够增加市场猪肉的供应量,抑制高价猪肉,促进猪价下降。二是在9—10月份形成的上市肥猪的断档期,造成在近两个月的上市肥猪的断档期内,国内积累了大量的肥猪等待出栏。现在肥猪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三是人们有在春节期间密集出栏肥猪的习惯,一般一年中饲养的肥猪大约有60%左右的肥猪在春节期间出栏,在11—12月份上市肥猪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需求量下降,价格很难上涨。四是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降,今年许多地区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比较严重,众所周知,一旦某地发生了疫情,这个地区将被封闭管理,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实行静默防控,造成人们没有办法外出工作,不上班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商店关门,工厂停工,人们平常储备就比较少,月光族比较多,经过长时间的封闭,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普通百姓购买力大幅度下降,消费者只能选择减少或者停止购买消费猪肉,转向消费价格稍低的肉鸡和鱼了,有人说现在农贸市场卖猪肉的比买猪肉的人多,也就是说购买猪肉的消费者大量减少,过去农贸市场的猪肉摊位前是人头攒动,现在可以说是门可罗雀。
玉米大范围上涨,今年玉米价一直在高价位上运行,上涨幅度不大。玉米价格上涨也是资本的炒作,因为平常情况下,从9月份后饲养的生猪大量增加,一般在春节前一年中的60%左右的肥猪是猪这个季节出栏的,现在饲养的生猪数量比较多,而且这个阶段的肥猪吃得多,饲料消耗量大,因此每年这个季节资本都会炒作玉米和豆粕的,这已经形成了规律。炒作饲料原材料的大多数是规模养猪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前段时间就已经储备了大量的饲料原料,他们是母猪饲养、饲料加工、肥猪饲养和屠宰销售一条龙生产,资本是唯利是图,什么有利润就攻什么,现在炒作饲料原料。另外主要是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造成国内玉米、豆粕价格的波动,尤其是今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造成进口的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价格大涨,近期人民币明显升值,进口玉米价格相应下跌,同时随着肥猪的大量出栏,饲料需求量大幅度减少,玉米价格随着下降,我认为玉米高价维持不了多久就会下跌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孟州市今日猪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孟州市今日猪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