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案例分享总结与反思(李曼听课笔记连载一非洲猪瘟)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猪技术 353

关注兽医在线,了解实用养殖技术和行情信息!



非洲猪瘟案例分享总结与反思(李曼听课笔记连载一非洲猪瘟)


——仇华吉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丹尼尔·洛克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理查德·法兰奇 正大集团中国

一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养猪业头号杀手,毁灭性传染病(致死率可高达100%,无商品疫苗可用),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现实的生物安全威胁、潜在的生物武器。

二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案例分享总结与反思(李曼听课笔记连载一非洲猪瘟)

独一无二的分类;迄今唯一的虫媒DNA病毒;独特的宿主和生态循环(野猪-蜱-家猪);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呈线性双链DNA,长170~194kb,编码150多种病毒蛋白,超过一半功能未知!超强的体外生存能力,耐低温,不耐高温,耐ph值范围广,在血液、粪便和组织中可长期存活,冻肉中存活数年-数十年,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

有效消毒剂 用途

2%~3%次氯酸钠 饮用水、污水

碘化合物或75%乙醇 车辆用具

1%~2%氢氧化钠或3%邻苯基酚 猪舍、场地、车辆

卫可 广谱消毒剂

三非洲猪瘟病毒的短板

宿主相对单一;杀气太重,不够“温和”(与宿主“水火不容”);传染性相对较慢、传播效率低;怕热、怕强酸强碱。

四流行病学


非洲猪瘟案例分享总结与反思(李曼听课笔记连载一非洲猪瘟)



宿主

家猪、野猪、纯缘蜱

传染源

感染ASFV的家猪、野猪、猪肉制品、受污染的饲料、车辆、靴子等

传播途径

直接或者间接接触、软蜱叮咬等多种方式

五污染因素


非洲猪瘟案例分享总结与反思(李曼听课笔记连载一非洲猪瘟)


感染的猪和精液;污染的猪肉及肉制品(尤其是火腿肠);污染的车辆、衣靴(鞋底);来自疫区的人员;猪源性饲料成分;污染的水源、泔水。

六诊断要点

类似猪瘟的症状(高热、皮肤发绀、便秘/腹泻、后驱无力);脾脏异常肿大、内脏出血;高风险因素;实验室分子诊断(病原学和血清学);

急性,高毒性临床症状:潜伏期(48-72小时);高热(动物蜷缩在一起);中度厌食;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侧躺;红斑,紫绀皮肤斑点;可能腹泻(带血);流产;呕吐;眼分泌物;死亡可接踵而至(家猪死亡率100%);幸存者终身带毒。

亚急性疾病,中度毒性毒株:症状较轻;病程为3-30天;怀孕母猪流产;15-45天内死亡;死亡率较低(30%-70%)。

七防控原则

非洲猪瘟的防控原则(24字方针):


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

早:及时发现

快:快速反应

严:严格处置

小:减少损失

八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非洲猪瘟案例分享总结与反思(李曼听课笔记连载一非洲猪瘟)

管住车、守住门、把住料、盯住人、看住猪、关注邻。不要从外面引种购猪;不要从外买肉和肉制品入场;少参会、少出差、少聚餐;控制车辆及人员入场;发现异常病例立即隔离送检;密切关注邻近地区和周边猪场状况;将防控级别提升至最高水平。

九国外的防控方案


非洲猪瘟案例分享总结与反思(李曼听课笔记连载一非洲猪瘟)


西班牙(用30年时间成功根除AFS):建立流动现场兽医团队网络体系;对所有猪场血清学检测;提高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迅速拔出所有疫点,对生产者足额补偿;严格控住猪只移动,冲洗和消毒交通工具。

俄罗斯(总体上不太成功):疫病防控体系相对薄弱,监测系统不完善,导致疫情应对相对滞后;疫情发现、确诊和处置不及时,导致疫情扩散;现代养猪业相对落后,散户较多,加大防控难度;虽然实行扑杀政策,但补偿不到位,造成农场主不配合(隐瞒疫情和处置情况),增加了防控难度。

十防控误区


非洲猪瘟案例分享总结与反思(李曼听课笔记连载一非洲猪瘟)


处置了≠防控了(杀猪≠灭病)

深埋≈埋雷

不能光盯住猪(还有人、车、料、物、粪污...)

不能一窝蜂(结队排查、成群调研、盲目采样、大批检测)

做表面文章,忽略细节

11防控误亟待解决的问题

疫情筛查和渊源;病毒生物学特性解析;诊断技术的标准化;疫苗储备性研究;完善、集成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

12疫苗研制难点

免疫保护区因素机制不太清楚(细胞免疫?中和抗体?天然免疫?);毒力/必需基因不太清楚;常规策略作用有限;依赖原代细胞培养。

种类 优点 缺点

灭活疫苗 安全 不能提供保护

自然弱毒/传代致弱疫苗 能提供完全同源保护 有残留毒力

亚单位/DNA疫苗 只能提供部分或无保护 无法阻止发病和排毒

基因缺失疫苗 能提供同源和部分交叉保护 有残留毒力

看猪的粪便、识猪病!

标签: 非洲猪瘟案例分享总结与反思 非洲猪瘟真实案例分析 非洲猪瘟防控专题课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