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问诊、望诊、嗅诊、切诊(触、叩诊)、听诊,对羊只个体进行健康检查和诊断。
1.问诊
通过询问饲养员,了解羊只发病时间,发病只数,发病前后的临床表现、病史、治疗用药情况及疫苗免疫情况,及饲养管理状况等。
2.望诊
观察病羊的肥瘦、姿势、运动、被毛、皮肤、黏膜、粪尿等状况。急性病羊身体一般较健壮;慢性病羊常较瘦弱。观察病羊运动姿势,了解发病部位。健康羊步伐活泼而稳定;病羊则行动不稳,懒动或跛行。
健康羊被毛平整光滑;病羊被毛杂乱蓬松,常有被毛脱落现象,皮肤有蹭痕和擦伤等。健康羊可视黏膜为粉红色;若可视黏膜潮红,多为体温升高;苍白色,多为贫血;黄色,多为黄疸;发绀,则多为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若羊的采食、饮水减少或停止,须检查羊口腔有无异物、溃疡等;若羊反刍减少或停止,常为前胃疾病。
若粪便干结,多为缺水和肠弛缓;粪便稀薄的,多为肠机能亢进;混有黏液过多或纤维素性膜的,则为肠炎;含有完整饲料且呈酸臭味的,则为消化不良;若有寄生虫或节片的,则为寄生虫感染;排尿困难、失禁的,则为泌尿系统发生炎症、结石等。呼吸次数增多的,常为急性病、热性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贫血等;呼吸次数减少的,则多为中毒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3、嗅诊
通过嗅觉了解羊群的分泌物、排泄物、气体及口腔气味。如果发生肺炎时,鼻液带有腐败性恶臭;发生胃肠炎时,粪便腥臭或恶臭;羊只消化不良时,呼气酸臭,粪便亦为酸臭味。
4、触诊
用手感触羊只被检查的部位,以确定各组织器官是否正常。可采用体温计测量羊只体温,羊的正常体温为38~39.5℃,羔羊高出约0.5℃;可用手指触摸每分钟跳动次数和强弱等,山羊的脉搏一般是70~80次/min。当羊发生结核病、伪结核病、羊链球菌病时,体表淋巴结往往肿大,其形状、硬度、温度、敏感性及活动性等都会发生变化。
羊的体温在直肠内测定。测定前必须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用消毒棉擦拭并涂以润滑剂,然后把体温计缓慢插入肛门内,保持3~5min后取出,擦净体温计上的粪便并查看读数。剧烈运动或经暴晒的病羊,须休息半小时后再测温。
5、听诊
(1)、心脏:心音增强的,见于热性病的初期;心音减弱的,见于心脏机能障碍的后期或患有渗出性胸膜炎、心包炎;第二心音增强时,见于肺气肿、肺水肿、肾炎等病理过程中。若有其他杂音,多为瓣膜疾病、创伤性心包炎、胸膜炎等。
(2).肺脏:主要通过听诊器听取山羊肺部声音变化,确定山羊发病情况。肺泡呼吸音过强的,多为支气管炎;过弱的,则多为肺泡肿胀、肺泡气肿、渗出性胸膜炎等。支气管呼吸音多为肺炎的肝变期,如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3)啰音:干啰音者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肺结核等;湿啰音者多为肺水肿、肺充血、肺出血、慢性肺炎等;捻发音多见于慢性肺炎、肺水肿等;摩擦音多见于纤维素性胸膜炎、胸膜结核等。
(4)腹部听诊:主要听取腹部胃肠运动的声音。山羊瘤胃蠕动次数为1~1.5次/min。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的,多为前胃弛缓或发热性疾病;肠音亢进的,多见于肠炎初期;肠音消失的,多为便秘。
6、叩诊
叩诊胸廓为清音,则为健康羊;若为水平浊音界,则为胸腔积液;半浊音的,则为支气管肺炎;叩诊瘤胃呈鼓音的,则见于瘤胃臌气。
一般检查时,可用两臂在羊的胸前及股后围抱即可固定;也可用两手握住两角或两耳,使头部固定,或者用两膝夹住羊颈部或背部加以固定。站立保定法常用于临床检查和灌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