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家禽养殖补助(家禽福利化健康养殖与高效防治技术研究)

农村养殖畜牧网 养殖技术 139

家禽福利化健康养殖与高效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经近年规模化家畜禽养殖摸索实践与总结,发现传统养殖方式逐渐出现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规模化养禽对抗生素和成品饲料的严重依耐性,最终造成高度药残及毒副作用、强耐药性及免疫抑制性、家禽产品品质下降和质量安全无保障、生态环境循环污染等不良后果。在此危机下,国内国际先驱者主动尝试动物福利化养殖技术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推行家畜禽福利化高效养殖进程中,总结了针对家禽“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卫生”等五大方面的福利化、人性化管理技术,解决了规模养禽“促长增收、高效防治、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几方面的矛盾制约问题,为现代规模化养禽业提供了可行的经验借鉴,切实践行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全程遵循生态学规律、突出家禽生态健康养殖的优势,推动规模化养禽逐渐步入“无抗”时代,积极应对和解决当前面临的家禽新老传染病防控、生态环保、动物食品卫生安全等重点矛盾制约难题。

关键词:家禽 动物福利 安全用药 抗生素替代品 解决方案

2020家禽养殖补助(家禽福利化健康养殖与高效防治技术研究)

林果地下养鸡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更加人性化的对待家养畜禽,其在家禽规模养殖业中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于:根据家禽“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卫生”等五大方面的自然需求,积极创造适应性的外部条件,为其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全价均衡的日粮营养、安全高效的疫病防治、自由随性的天性表达”等科学化管理,使之最少发病及病死,且能发挥最佳繁殖与综合生产性能,最终实现增产增收目的;同时,推行动物福利化养殖能有效解决当前畜禽规模化养殖普遍存在的诸多瓶颈性制约难题,特别是有利于促进规模养禽业尽快摆脱对抗生素的严重依耐性,在维护生态环保与动物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取得一定突破。现结合近代推行动物福利化养殖生产实践作几点实用性经验总结。

1家禽生理福利

家禽生理福利的核心内容是满足“基础营养摄入、维持正常生理及代谢机能,全程均衡供应日粮营养、使之无饥渴之忧”。家禽生理福利满足的实践意义在于:1)保证家禽自主自由摄入禽类本能喜好的各种饮食源,使之发挥最佳繁殖与生产性能,实现最高饲料报酬。满足家禽生理福利的关键点是在维持“通风良好(空气质量达标)、温湿度适宜、采光充足且光照强度和时长适中”的前提下,使家禽的生理及代谢机能发挥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促长增重”与“防病抗病、增产增收”的协调统一。现代生态放养模式主张任由家禽在仿原生态的条件下自由采食“野草、作物籽实、昆虫、瓜果蔬菜、矿质山泉”等,尽可能为其提供丰富多样化的食物源,这就是满足动物生理福利的最佳方式;应根据鸡“肌胃”的特点,保证其每天摄入适量洁净沙粒,这对增进其消化吸收非常有利;应针对水禽(鸭、鹅)生性特点,尽量满足其“喜水、戏水”的天性需求,这样可以促进机体消化吸收能力,对防病减病和促长增重非常有利。2)要尊重家禽“呼吸系统”功能强大的生理特性,其在“免疫学、病理学”上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消化、血循环、神经”等体系统,临床上家禽经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消化道等其他途径,呼吸道继发全身性感染是禽类最常见高发的病理变化之一。所以,给家禽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在禽病防治措施中至关重要,尽量减少空气中各种病原体(病毒、致病菌、寄生虫)、粉尘、有害气体的含量,这是预防禽病的最根本措施。相对而言,家禽通过“呼吸道”摄入抗病因子(对症药物、生物制品)总体效果更佳,笔者经实践总结认为,预防家禽四季呼吸道疾病,首选刺激性较轻、敏感度较高的制剂带禽雾喷消毒效果较佳;食醋熏蒸、高锰酸钾液熏蒸防治各种细菌性疾病效果不错;采用“蜂胶感清”雾喷防治病毒性感冒效果确切。3)要尊重低龄雏禽(10日龄以内)生理代谢机能不健全、免疫脏器稚嫩脆弱的特点,雏禽早期开食料必须要易于消化且各种营养物质添加搭配得当,饮水不可或缺;雏禽早期防治药物首选刺激性和肝肾负担较轻的食药材,比如“黄芪多糖(原粉/颗粒/口服液)、食醋、大蒜素、复合氨基酸(口服液)、复方电解多维、补液盐、乳酸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是雏禽常见病防治的首选食药材,适当加糖(白糖/红糖/葡萄糖,混饮)可补充体能和加速排毒利尿、缓冲药物毒副性。

2家禽环境福利

在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满足家禽环境福利就是构建良性宜居环境以保证群内个体最少发病、维持整群良好的健康度。实践中,现代规模化家禽养殖环境控制包括五要素“温湿度、保洁度(消毒灭源)、通风换气(空气质量达标)、光照(自然采光、人工补光)、限密均群”,抓好环境五要素的“五位一体化”管理是现代规模养禽场的中心工作。笔者推荐当前较为实用高效的环境福利化增补措施包括:1)空间维度管理。实践中,家禽的自由活动空间越大,则发病率越低,放养密度越大、接触频度越高,则发病率相应增大;水禽类(鸭、鹅)喜群居,其对高密度养殖条件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只要空气质量达标、通风排湿性能良好,一般较少发生异食癖(啄癖)等不良后果;20日龄以前雏鸡高密度饲养对其影响不算大,但20日龄以后不及时采取限密均群,啄癖、传染病的发病风险逐渐增高,必须跟进采取合理的限密、分栏、重组群饲养管理等措施。2)抗应激能力改善。实践中,规模禽场采取“五定(定人饲喂管理,定点定时定量喂料,定密度,定期开展药物保健预防,定期接种疫苗)”管理方式能有效增强家禽的抗应激能力(抗病力)。此外,经近代规模养禽实践发现:采取每天“定时播放舒缓轻音乐”能逐渐弱化禽类(包括野性较强的驯养野禽类)对噪音的过敏反应(不良应激),这表明经常性、有规律、有节奏的轻音乐强化刺激能缓解禽类的紧张情绪,将有利于抗应激的条件反射固定下来;同一批次的家禽要尽量“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养殖过程应尽量坚持不随意换人、换管理方式等,既定的管理者要从低龄雏禽期起,就要与雏禽建立起亲密接触、融洽相处的关系,这样非常有利于消除家禽的紧张情绪,这对于野生驯养的野鸡、野鸭、天鹅等特种禽类养殖至关重要;在养殖场地上目的性设置分散禽类注意力的物件,比如悬挂“蔬菜瓜果、新鲜牧草捆”等,任其自由啄食,从而满足家禽自由表达的天性,还可以有效预防“禽异食癖、鸡啄癖”等常见病,并可补充部分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增强禽的体质和免疫力。

3家禽卫生福利

家禽卫生福利的核心是“净化生活环境、抑杀多量致病原、防治结合(保健预防、治未病)、降低感染发病率”,尽力保证禽类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悉心照管,保证动物不受额外的疼痛,科学预防疾病并对患病动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家禽卫生福利化措施主要有:1)通过落实禽场内外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杜绝外来新老病原体入侵本场散播相关疾病;禽舍内认真抓好料槽、饮具、用具的保洁消毒管理工作,制度化开展禽舍场地保洁、消毒,长期保持禽舍内空气质量良好(粉尘、有害气体含量不超标),最大化降低生活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含量,以降低感染发病几率。2)雏禽期主动开展科学调教与驯化工作,通过人工强制训练手段,经过一周以上调教使家禽养成定点排泄、定点采食及歇息休养的行为习惯,将利于管理的良性条件反射人为固定下来。3)适时开展体内外寄生虫驱杀工作,严防蚊蝇、鼠类、其他家畜禽、野禽等中间传播媒介侵入本群散播疫病,本场饲养管理人员严格执行衣物、足底消毒等管理制度,最大化降低家禽内外源性感染风险。4)强化日常动态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禽舍内个别发病及病死个体,迅速撤离原发病舍,进行必要的隔离治疗、场地消毒及无害化处置等防控措施,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5)科学制定保健预防程序,按照中兽医“固本培元、治未病”的科学理论,优选某些安全、高效、低残留、低毒副的保健型食药材针对性投喂,有计划预防各种四季常见病。当前规模养禽的经典实用处方推荐为:“高纯黄芪多糖(原粉/颗粒)+氟苯尼考(原粉)+多西环素(原粉)+复方电解多维(含动物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矿微、能量补充剂等)”混饮,1~2剂/d,连用7~10d,经实践验证该处方全面兼顾“抗病毒、抗菌、强免疫力、促排毒利尿”等,协同增效作用明显且对于禽的肝肾负担较轻,是当前规模养禽最为广谱高效的优势处方之一,值得业内深入研究和加以推广应用。6)优化治疗方法,对于有治疗价值的重症绝食病例,福利化治疗方法要点包括:禽类腿部肌注宜选择腿外侧为注射部位(禁止腿内侧肌注),这样可避开丰富血管、神经,防止造成大量出血和致瘫跛等,同时可减轻其痛感;胸部肌注时因肌肉层较浅薄,要禁止垂直进针且要把握好进针深度,确保药液完全注入肌肉层内,要注意防止针尖刺及骨骼或刺穿胸腔等造成不良后果;鉴于禽类作局部注射治疗时肌肉层较为浅薄、肌肉组织不发达的特点,当一次注射量超过5ml时,应采取多点注射,中大家禽每个点最多注射2-5ml药液、雏禽最多注射2-3ml药液,这样才有利于药物快速吸收和发挥作用,并可避免产生局部肿胀、肌肉组织损伤等;家禽注射治疗宜选择12号以下规格的注射针头,常用7-8号针头,并要坚持缓慢推注原则,如此可有效减轻肿胀感和疼痛感,并可防止药液渗漏及致创口感染;禽类保定要掌握适当力度、尽量做到轻柔,防止暴力驱赶、捕捉等造成过度紧张,以及造成机械性损伤、针眼扩大、肌肉组织撕裂、出血及药液溢漏等。7)推行人道屠宰,目前采用“瞬间高压电击(电昏器)”和“CO2昏迷法”致动物暂时昏厥,从而缓解动物宰前的紧张情绪和减轻疼痛感等,据资料介绍这样可以防止肾上腺素异常分泌和影响肉品质,这是肉用家禽养殖期末适用的福利化措施之一。

4家禽行为和心理福利

具体而言,家禽行为和心理、生理三者之间关系较为密切,互相影响和作用,福利化措施就是尽量满足家禽“表达天性本能的自由,最大化降低生理和心理伤害,对其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便利的生活设施设备以及享有与同伴安逸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尽量减少其恐惧和紧张心理,避免引发相关不良应激”等,其实践指导意义包括:1)雏禽期实施精细化饲喂管理,确保“环境控制、营养控制、日常管理”措施三到位,雏禽尽量实施网养或笼养、专业化温室育雏管理等,以此提高雏禽的成活率、保证整群具有良好的整齐度和健康度。2)尊重禽类杂食、好动特点,养殖过程尽量提供多元化的食物源,包括作物籽实、牧草、野草、瓜果蔬菜、昆虫等,主精料尽量以植物蛋白为主;提供污染程度较轻的养殖环境(天然环境),任其自由活动和自主采食机体本能需要的某些微量营养元素(矿微、维生素、氨基酸、赖氨酸等);每天保证适量的光照(日光照/人工强化补光)和自由运动时间段,充分激活动物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机能发挥;鸭、鹅等水禽应尽量满足其喜水特点,建场选址与规划布局尽量考虑有天然水域且对周边污染指数较小的理想场地。3)养殖过程“脱温下架、转舍、换料、限密均群、强制换羽、疫苗接种”等管理要有计划进行,避免造成不良应激;尽量消除“温差波动、污染、噪音、惊吓、药残、中毒”等常见不良应激源。4)规模化养禽应视生产需要和功能等合理组群饲养,一般是按照“来源、品种、性别、日龄、体况、功用”等基本一致的原则进行组群,禁止混养其它家畜禽和随意并群,以防造成“交叉感染、强凌弱、拥挤打斗、异食癖”等不良后果。5)尊重家禽呼吸系统功能强大、作用重大的生理特点,务必保证养殖全程其所呼吸的空气质量达标,把“环境保洁消毒(带禽消毒)、空气净化”管理工作做到位。6)养殖者根据生产目的和需要,对于当前养殖的禽品种要科学选择,需通过本品种内优良基因良繁选育、纯种优良基因杂交固定等科学手段,培育出综合遗传性能表现更加优良的商品代家禽,使其“行为、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对当前养殖条件适应性更强,特别是要注意早期劣汰“应激性(过敏性体质)”较强、表现出基因缺陷的劣质个体,加强源头控制管理,这样最有利于培养出行为、生理、心理福利等更容易满足的良种个体。

5福利化安全用药技术

实践中,传统规模养禽难以摆脱对抗生素的严重依耐,笔者提出对策建议如下:1)倡导规模养禽推广使用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禁止在家禽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加快新产品自主研发进度,比如“益生素(微生物制剂)、寡糖(化学益生素)、抗菌肽、复方中草药、糖萜素、酶制剂、酸化剂”等已经被验证抗菌效果确切,应在节约生产成本、高精度提纯技术上下功夫,尽快普及这类新产品的推广应用。2)善用广谱高效的保健预防程序治未病,推荐经验处方为“高纯黄芪多糖(原粉/颗粒)+氟苯尼考(原粉)+多西环素(原粉)+免疫增强剂(复合电解多维、复合氨基酸等)”,遵产品使用说明混饮,1-2剂/d、连喂7-10d,本方可防治家禽四季常见高发病、包括不明原因的混感型综合征等。3)现代规模养禽以“全封闭、全舍饲”模式为主,大量的动物福利被剥夺,致使家禽处于高度应激(过敏)状态,养殖环节多种不良应激源均可诱发相关疾病,如何增强家禽抗应激能力是一大重点,解决方案:重点维生素(维生素A、B、C、D、E)倍量应用(常量1.5-3倍)可增强动物机体抗应激能力;应用复方中草药之免疫增效类,代表处方药含“黄芪、刺五加、党参、商陆、马兜铃、甜瓜蒂、当归、淫羊藿、穿心莲、大蒜、茯苓、水牛角、猪苓”等,经科学辨证、加减组方后浓煎汤混饮(20-30%浓度);应用抗应激处方,方药主含“黄芪、人参、党参、刺五加、延胡索”等,有较为显著的抗应激功效,其中“延胡索、柴胡、黄芩、鸭跖草、水牛角、地龙、西河柳”等常用于增强动物抗热应激能力。由于家禽消化系统结构特殊,其对粗纤维性食药材吸收利用效果不佳,所以建议上述方药宜采用煎汤剂型混饮效果较佳。4)低龄雏禽(15日龄以内)用药要考究,“磺胺、土霉素、四环素”等传统抗生素对其肝肾负担较大,容易造成再伤害,建议采用“糖、食醋、蒜泥”合剂(调和为糊状)少量、多次投喂,腹泻严重者再添加适量锅底灰(百草霜)以收涩止泻;或采用“乳酸环丙沙星口服液+补液盐”内服,一般连续用药3-5d即可见效,该处方对控制发病禽各种继发感染(内源性感染)效果确切,且对雏禽免疫脏器保护性较好。

标签: 2020家禽养殖补助 家禽的饲养管理技术 福利化养殖的定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